提起咱们的暑期档,“保护月”似乎是个逃不过去的名词。官方没有承认,但民间默认存在的“暑期档国产保护月”,通常在7月和8月出现,当然国庆长假、春节长假,甚至五一假期也没有好莱坞大片上映,这就是后话了。它是对国产电影的一种保护,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好莱坞大片全球影响力的一种忌惮。(君不见各种改档的中小制作国产片)
据媒体报道,2004年有关部门口头下达了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保护月”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国产片在暑期档逐渐崛起。
从2015年开始,国产片苦练内功开始爆发,连续四年暑期档国产片票房冠军,都远远高于档期内的进口片票房冠军,
《捉妖记》和
《战狼2》更依次刷新影史票房纪录。
事情正在起变化,2018年暑期档似乎慢慢打破“国产片保护月”的不成文传统,从6月底到8月底两个月时间,共有多达15部进口片在内地上映,个别好莱坞大片再也不用”开学见“。不仅数量创新高,质量也都可圈可点。
中美合拍片
《巨齿鲨》票房最猛,截止8月27日,票房已接近10亿元,巨石强森主演的
《摩天营救》也拿下6.69亿元票房。8月3号出现了三部进口片齐上映的小高潮,而8月24日开画
《蚁人2》已拿下5亿票房,8月31日的
《碟中谍6》更是10亿级别选手。
进口片在暑期档数量创下新高,但也有票房扑街案例,前作全球大卖6亿美元的歌舞片
《妈妈咪呀2》在内地仅收403万元。
北美暑期档从5月初一直持续到8月底,考虑到中国内地大部分学生在7月后才放假的实际情况,
本文提到的暑期档为7、8两个月。过去五年间,内地6月上映的票房巨无霸式进口大片并不少见,比如
《变形金刚》系列、
《侏罗纪世界》系列片等等,都曾在内地市场狂揽单片10亿元以上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