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是王家卫执导的第三部片子,拍于1994年,那一年,林青霞40岁,金城武21岁,梁朝伟32岁,王靖雯(王菲)25岁。在电影上映20周年的时候,这四个演员有的早已退隐江湖,有的还在奉献精湛演技,有的退隐又复出——前段时间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年,多少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我不知道,当这几个演员回顾这部电影,是否还能在当初的影片里找到他们那时的青春、情感与回忆?
在电影上映20年后的今天,我第一次看《重庆森林》,虽然早些年电影名就已如雷贯耳,但始终未曾触碰。最近看过,觉得它仍然是一部永不过时的爱情电影,一部王家卫风格日益明显的作品,一部看了会让影迷态度两极分化的影片。
这就是王家卫导演影片的魅力。
一、影片到底在讲什么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它是一部爱情片。但其实大家更想问的是这部影片的结构,两个互不相干的爱情故事为什么会放在同一部影片里,两个故事里的人物没有交叉,也没有呼应。第一遍我从头看到尾也是怀有这样的疑惑,等看完第二遍,疑惑就基本消除了。为什么一部电影不能有两个互不相干的爱情故事呢,如果说第一个是梦幻般的小说情节一样的爱情,那第二个就是从现实生活提取的爱情,共同反映了爱情的主题。要说两个故事的人物没有交叉,其实导演是精心地让他们彼此有时空的交集的。除了那家小店,以及阿武与阿菲的擦肩,仔细看影片还会发现以下交集:女毒贩在机场办理托运手续时,空姐在机场大厅外等回城的车;女毒贩在一家玩具店外抽烟,阿菲从店里买走一个超大咖啡猫布偶,而这个布偶正是后面故事里她放在633屋子里的那一个;阿武在地铁站跑上楼梯前有一个633正在站岗的全身镜头。这些交集就像是不经意间导演拍摄或者剪辑在一起,但显然是导演有意为之。在一个都市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和故事,也许他们互不认识,但可能某天他们正处于同一时空下。
正像影片开始时阿武的独白说的:每天你都有机会和别人擦肩而过,你也许对他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他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
二、独特的视觉观感
影片一来就是手持摄像机走动拍摄,加上任意的跳切,画面模糊、抖动不清晰,简直让人头晕,加上诡异的电子配乐,还有女毒贩的一头金色卷发和红框墨镜,让人产生看警匪片或者惊悚片的错觉。后面女毒贩被追杀的情节,这样的手持跑动拍摄加上诡异音乐再次出现。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场景。
影片大量出现有反射画面效果的类似镜子的物品,这些镜子将人、物映照出来,可以增加视觉空间,也可以形成导演的电影美学风格,在不同的场景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终归是导演的风格体现。
导演还喜欢用一种摆设物体自然形成的边框来构图,他丝毫不觉得在画面中出现框架或者框架的阴影效果有什么不好,反而像摄影一样,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也是一种风格体现。
三、奉若经典的独白
《重庆森林》里的那些心理独白非常精彩,就像幾米的漫画的文字,又像是一本爱情小说的文字,如果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倒是可以琢磨琢磨用来谈恋爱了。现摘录部分以飨读者。
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每一个人都有失恋的时候,而每一次我失恋呢,我就要去跑步,因为跑步可以将你身体里面的水分蒸发掉,而不让我那么容易流泪。我怎么可以流泪呢?在阿May的心中里面,我可是一个很酷的男人。
Whythe raincoat? ——I think it will rain.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一个很小心的人,每一次穿雨衣,我都会戴太阳眼镜,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要过期,肉酱也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她说想换一下口味。当然了,宵夜都这么多选择,何况男朋友?好好吃着厨师沙拉,换什么炸鱼薯条呢?--小事情,她不换换口味,又怎么知道你真材实料呢?始终会回来找你的,放心吧。
那个下午我做了个梦,我好像去了他家,离开的时候,我以为我会醒过来,谁知道有些梦是不会醒的。
那天下午我在家大扫除,我好像在清理跑道,准备第二架飞机降落。半个钟头之后,我又换了10元零钱,我开始在预感这班机已经取消。
第一个故事快结束时,阿武收到女毒贩祝他生日快乐的讯息,他这样说到:在1994年的5月1号,有一个女人跟我讲一声:生日快乐!因为这句话,我会一直记住这个女人,如果记忆也是一个罐头的话,我希望这个罐头不会过期,如果一定要加一个日子的话,我希望它是一万年。
这段独白是不是很耳熟,关于“如果……如果……一万年”?呵呵。就为这个我查了《重庆森林》和《大话西游》的剧组人员,惊奇地发现,两部影片都是1994年的作品,刘镇伟是《重庆森林》的监制和《大话西游》的导演,江约诚同时是两部影片的副导演,上映时间《大话西游》晚于《重庆森林》。照此看来,这个经典句式最早应该是出现在《重庆森林》的剧本里(但网络上说王家卫拍戏都没有剧本,我没有考证了)。
四、有趣的细节
一部好电影是值得慢慢看,反复看的,每看一遍可能都会有新的发现。我看第二遍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细节。比如两个故事中都出现了罐头、厨师沙拉这两种道具,比如第一个故事中用来提示57个小时倒计时的电子时间(其中一个是机场电子公告牌时间),比如秋刀鱼罐头既是暗示女毒贩的生命危在旦夕,也是女毒贩成功枪杀那名男子的道具,比如633的前女友脚的特写预示着离他而去,而阿菲脚的特写预示着即将见到他,比如……就说这么多吧,导演这种看似碰巧,实则精心铺垫和呼应的细节安排,是影片耐人寻味、百看不厌的重要保证。
五、感人的爱情和演员的演技
第一遍看完,我很难理解为什么这是一部经典片。但等第二遍看时,就看出些味道来。那些独白,那些失恋、心痛、暗恋、重逢的情节,是那么真实,不矫揉造作,不虚幻飘渺,就是生活中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加之演员表演的克制不夸大,使角色的内心波澜、外化行为真实可信。影片最后633看到归来的阿菲,他眼睛里含着泪水又带着笑容,压制着自己内心的激动和阿菲一句一句聊着——我想正是这样的表演征服了电影节的评委。他与阿菲的每段对话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随着这些话我脑海里把前面的故事重映了一遍,我为这样圆满的故事结局感到高兴,忍不住想掉眼泪,而The Mamas and the Papas乐队的《California Dreaming》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最后,解释下电影名称,《重庆森林》的英文电影名是《Chungking Express》,也就是“重庆特快”,因为第一个故事是在尖沙咀的重庆大厦里拍的,第二个故事是在中环兰桂坊的快餐店Midnight Express(“午夜特快”)拍的——这个英文店名有两次镜头特写。中文为什么用“森林”二字则不必过于考究。
《重庆森林》,并非是重庆的森林,而是永恒的爱情。
(影评系千鲟柯柯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