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童星】这条话题时,心里默念终于可以有机会好好为女神写一篇文了,不为别的,只为回想往事翻阅它,起码为心中的这份“喜欢”留下一次记·念。
说娜塔莉波特曼是童星出道绝对是没有人质疑,虽然她第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并不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但是这部电影确实是让她被冠上“童星”之名的奠基作,那时候的波特曼还留着长长的卷发,试镜玛婷达一角时,镜头里稚气面庞上毫不掩藏的是她小小年纪对于角色自己的解读和展现。生于耶路撒冷,犹太人血统,而大家都知道高智商一直是犹太人的贴身标签,这样一个既聪明又漂亮的小女孩能得到赏识也是迟早的事情,吕克贝松敲定她之后,波特曼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星途。
娜塔莉波特曼试镜《这个杀手不太冷》截图
女神标签一 :任性
说起女神的星途也是蛮拼的,《这个杀手不太冷》大获成功后,接着片约不断,但也均是一些片子里的小角色,这段时期应该被纳为波特曼的“历练期”,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对自身要求极为严格的人,一部电影的声名大噪并不能让她觉得根基已稳,这点从其他童星身上就能看到残酷的现实对比,往往半路就“夭折”的童星们大部分都是因为借由成名作红起来之后,开始骄傲、轻狂、不自知,最后走上了毁灭自己的道路。波特曼开始自己的演绎生涯时,父母也是担心了这个方面的问题,不过好在,波特曼严以律己的性格和她清晰可见的主观底线,使她在童星这个行列逐渐站稳脚步并往好的一面继续发展了下去。举个例子说,在“历练期”的她并没有借着《这个杀手不太冷》的东风顺势而上,当时有《洛丽塔》、《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保底能火的片子邀她担任主角,但是都被波特曼拒绝了,因为那时候在波特曼心里比这两部作品更吸引她的是一部名叫《安妮日记》的舞台剧,在这个需要更进一步尝足甜头的时期,她退出大荧幕,而选择了一部舞台剧,一是因为她对原著《安妮日记》的喜爱让她跃跃欲试,第二则是舞台剧是锻炼演技的最佳方式,有很多演员都是靠这种办法去锻炼自己的,舞台剧虽然没有电影受众面广,但是如果一部舞台剧演好了,演技上的肯定将是你出演再多电影都难以持平的成效。因为波特曼的坚持,她开始走上了一边学习一边刻苦排练舞台剧的生活,(后来因《安妮日记》的大获成功,每次结束后,波特曼都需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谢幕,感谢一直不断为她起立鼓掌的观众们)更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乔治卢卡斯已经订下她出演《星球大战前传》的女主角了,并且愿意为了等她专心排练舞台剧而推迟了电影的拍摄日期。
娜塔莉波特曼幼年、青年
女神标签二:高智商/高情商
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头衔已经让人望而却步,同时主修的专业还是心理学。这让我联想到国内但凡学历很高的女生很难嫁这个问题。尤其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因为学历高就代表智商高,智商高的人往往很理性,在男性这个角度讲,这一类女生并不是那么讨人喜欢。当然,这里并不会果断的指向全部。针对个别的特例,波特曼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法。她在哈佛大学进修学习,不想受到影迷打扰,她曾经公开表达过这样让人觉得傲慢的言论“做个聪明的女人,而不是愚蠢的电影明星”,波特曼这样说了,也就真的这样做了,在学校里她爱和各类精英相处在一起,因为她觉得“遇强则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她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是她高智商理性思维的体现。说到情商的话,个人觉得虽说她不想做愚蠢的电影明星,但涉足电影圈确实对她的情商有所提升,她只接自己喜欢的角色,而不会被利益所驱使,她一直让自己处于一个主动选择的位置,上至商业大片如星球大战系列、超级英雄系列,小到独立影片像《海瑟》、《情归新泽西》、《偷心》。她也是逐渐不满足于演员这个局限,开始做制片人,做导演。把自己在智商层面的积累运用到电影上,并从电影这个方面挖掘出不同的生活感知与人生感悟,找好的剧本,做导演拍片子,做一个有思想有才华的艺术家所能做的一切。她因为电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在知识的海洋里提升自己的内在与头脑,最终还是会以电影的方式回报给自己和爱她的人。所以这样看来,你怎么可能不去承认在她身上并存的这两个特征已巧妙的合二为一。
女神标签三:最不像明星
耶路撒冷这个地区的人似乎对“个人隐私”是极其看重的,本就是出生于耶路撒冷的波特曼也就保留了这个特质,你很难找到她的社交网络帐号,像Facebook、twitter都搜不到她的账号。现在唯一可以找到的是她的ins,但是作为她的fan~ 打开主页的瞬间一定是特别苦恼的,总共14个帖,从2015年往前数,最近一条发布还是158周之前… 她虽然会被街拍,但是她不爱名牌,时下很流行的单品在她身上不会轻易找到,简单,舒适,低调是她的“时尚观”,她的代言活动也很少,代言某奢侈品牌也是看重了该品牌提倡保护动物非皮质的宣传理念,08年的时候还自己设计推出了非皮质的鞋子品牌,并要求自己代言的奢侈品牌提供商不能为她提供真皮的鞋子以及各种产品。她有让人为之倾倒的魅力,却不愿曲意逢迎讨好太多,她有可以挥霍的资本,却出席各种慈善公益,当一个素食主义者。她的待遇当属明星中的“巨星”,但她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这一说。
娜塔莉波特曼街拍图
代言某奢侈品牌配图
让波特曼拿下金球、奥斯卡的《黑天鹅》
《爱与黑暗的故事》拍摄现场
“我”眼中的她
《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孤独倔强的马婷达,《V字仇杀队》里洗礼重生的艾维,《黑天鹅》里分裂自己寻求完美的妮娜,波特曼参演的每一部片子里的女性角色都有一种“只能是她”的归属感,她的冷傲、才识、己见、或许让她在一些人眼里是个不讨喜的大明星,但是你仍旧无法阻挡这些围绕在她身上的因素,成为她独特的发光点,成为其他人无法企及的优质。她被很多媒体或影人夸奖过,《名利场》曾断言她完全可以成为总统,《福布斯》曾评选她为最具性价比的影星,因为数据统计,为波特曼每付出一美元的酬劳,她所带给你的收益则是40.6美元。纵使有这么多的荣誉加身,可对于她自身来说,也只是一个成长道路上见证自己努力过的鼓励而已,她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信仰而活,比如她已经执导完成的导演处女作《爱与黑暗的故事》就是以她的出生地耶路撒冷为创作的文学改编电影。她热爱着自己所能热爱的一切。喜欢她不能像喜欢其他明星一样,好奇她的八卦新闻,评论她的穿搭,仰慕她的美貌,在13岁到33岁的这些年间,波特曼开始逐渐用行动把这些淡化出人们的视野,现在看她,甚至更愿意以“马婷达”“妮娜”“我欣赏的人”种种不代表具象的标签来定义她,关注她。过去的2014年,波特曼除了因活动契机走了上海电影节的闭幕红毯,似乎在电影方面没有很大动静,可是已经迎来的2015,关于她参演的几部电影《拿起手枪的简》、《圣杯骑士》等消息也逐渐开始活跃起来,静等着女神回归大荧幕,也是今年很值得等待的一件事情了~
从孩童时的“马婷达”到现在,愿一直注视着你的“过分美丽”
the best wishes to you. my goddess:Natalie Portman
好,最后放福利~
娜塔莉波特曼和本杰明婚礼现场
《这个杀手不太冷》概念海报系列
《这个杀手不太冷》影迷绘制
《这个杀手不太冷》珍贵留念
娜塔莉波特曼与让雷诺合影
《这个杀手不太冷》拍摄现场
ok 福利发送完~ 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