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语因明 发布于: 2018-08-25 15:20
同情 ? 不!虚无主义者的热情
——《超脱》与叔本华的面具
文/空语因明
电影《超脱》是对边缘自我或自我边缘的一次显相。它经由男主角的态度 ——某种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得到表现。这样一种被美化了的虚无主义式的灵魂,试图清醒地认识到自我在边缘化中如何被压制,警觉传媒机器用“双重思想”来迷惑判断力——这种“双重思想”在宣称肯定自我的口号下闷杀自我的活力。世人们沉醉于幽浮的“自我”,沉醉于“双重思想”,沉醉于资本主义的 ...
8 .3 / 7 .9
超脱 (2011)
影评(155)
收藏(1639)
空语因明 发布于: 2018-01-15 13:26
空语因明 发布于: 2018-01-14 00:10
哲学家之奥创:神物 ·怪物·人物
——《复仇者联盟2 》的意识形态
文 =空语因明
《复仇者联盟 2:奥创纪元》比较立体化地蕴含了超级英雄题材的精神领悟。和众多超级英雄故事的精神背景一致,它展现的是人物与怪物或神物之间的关系。而这个影片的特点在于围绕心灵而展开。它的某些情节台词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却可能被那些动作场面淹没了。虽然观众们在视觉上期待力量 - 权力( power )的展示,但是超级英雄故事在精神上是要传达人
...
空语因明 发布于: 2017-04-25 10:44
《 无处为家 》: 割破荒谬的剃刀
文:空语因明
至从那位哲学家用强力诠释了上帝之死后,信仰的搬家计划就有了新的方向。某个自美其名的主义呼吁人们直面人生的荒谬。这很真实,也让人的无处为家的感觉,弱到无边。
《无处为家》讲的是家的感觉弱到无形的几个人的黑色幽默故事。里面的角色几乎都是弱者,连杀人越货的强人也是弱者,但弱者为了微不足道的生存,需要显得强势,就像男主角,就像那几个绑匪。他们的存在互相冲撞,流血,而
...
7 .2 / 8 .0
无处为家 (2017)
影评(4)
收藏(80)
空语因明 发布于: 2014-12-24 21:21
清新的超验网聊
——看《你眼中的世界》
——温情片的心灵哲学及其反讽之清新篇
文 / 空语因明
看过影片《你眼中的世界》之后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是:这也叫清新的风格?
随后冒出来的想法成了:如果这算不上清新,那么还有什么是清新的风格?
7 .2 / 5 .0
你眼中的世界 (2014)
影评(23)
收藏(358)
空语因明 发布于: 2014-10-10 15:21
潦草境界论:神经症人格的上升与堕落
——看《 TheScribbler 》
——神经症·人格多元论·阴阳共生
文 / 空语因明
影片《 The Scribbler》直译为“潦草者”,有意译为“魔字鬼谈”。这些名字对预测剧情几乎都没有多大作用。该影片是以神经症人格为语境的奇幻片,蕴含的是为反常正名的多元论立场。这种主题已经相当泛滥了,比如《飞越疯人院》之类。只是那种被正名的“神经症”应当采取隐喻的解释,而不是主张让现实 中的神经症放弃治疗,毕竟现实并不奇幻 ...
6 .1 / 6 .7
魔字鬼谈 (2014)
影评(5)
收藏(58)
sophysay 发布于: 2013-08-03 15:51
软语文艺:气泡般的生活意义
——看《原谅我的法文》或《我的疯狂书迷》
文/空语因明
1】片名为《Un chat un chat 》,据说是实话实说或直言不讳之类的意思,内容确实有些无聊乏味,而且就像闲聊一样没头没尾。如果看片名《原谅我的法文》,再看影片内容,觉得影片应该跑题了。或许,“Pardon My French ”所指的并非原谅法文,而是原谅那种直白而又莫名的法国电影风格吧。如果不仔细打量一番,那么很可能会觉得这个影片既无聊而又莫名其妙。这正好表明着它的文艺片性质,所谓文艺也就是通过无聊呈现意义。这个影片是个安静的生活片,它在青春期与中年期之间,在写作与被写作之间,铺展开薄薄如气泡般的生活意义。
6 .5 / 6 .0
原谅我的法文 (2009)
影评(3)
收藏(6)
sophysay 发布于: 2013-06-17 17:38
sophysay 发布于: 2013-06-08 22:28
邪教的起源与魅力
——《大师》的客观精神
文 /空语因明
0】《 Master》,这是一个关于邪教的故事。但该影片并非带着明显的批判意图去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基本停留在个人或心理层面,并没有过多讲述这个教派在公众现实中的行径。它的讲述如此现实化或如此客体化,以至于可以让一些人感觉这个邪教的方法是正当的。邪教之被认为邪,由于它和正参照着,由正义来规定。如果正义模糊不清,甚至缺席,那么邪教也就不那么明显地邪,甚至于
7 .6 / 7 .3
大师 (2012)
影评(70)
收藏(994)
空语因明 发布于: 2013-04-10 10:09
【俗人·哲人·诗人——生活的理想】
文 /sophysay
0】《 Leaves of Grass》,这个电影的主题是“生活的理想”或“如何克服恐惧地生活”。这个主题可以被看做是生活理想的基本形式,它也在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态度。这个电影呈现给观众的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结论,不是说教,而是呈现着生活态度的结构,呈现以某种理性。这个生活态度的结构中有三种形式,一种生活态度的形式和另一种关联着,并且可以互相转化
...
7 .6 / 8 .1
草叶 (2009)
影评(398)
收藏(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