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影之原始属性的视效与本原
文/空语因明
0】本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视效的某种哲学意义的阐述,第二部分是视效类型的一些实例,也就是视效的感觉材料。
【视效的本原与本原的视效】
1】视觉效果是电影的本原。当一个电影退回到视觉效果的层面,这也就退回到了电影的原始属性。那样,观众可以和猴子一起,惊呼视觉的奇异或新鲜。正是在电影的视觉效果方面,人类终于可以放慢进化的脚步,舒缓思绪,回首退回来和猴子们坐在一排观众席上,共同欣赏色彩,共同期待视觉的非日常组合。猴子也会惊呼:快看啊,多么新奇的景象。人们对电影视觉特效的观看欲,从视觉心理的侧面证明了生物进化论的主张:人是由猴子进化来的。由此,电影让人得以回忆他们的起源。
2】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视觉特效一方面满足看客在视觉上的原始欲求,另一方面也是科学技术呈现的结果。这也可以用一种图像来比喻,那就是咬住自己尾巴的蛇,这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图像。这并非不可理喻,原始与进步相遇,正是生命之本原的表现。
3】电影的原始阶段是以电影在视觉上的新奇,吸引着好奇的人们。即使那时候还没有电影视觉特效,但电影本身就是最令人惊奇的视觉效果。电影竟然可以在最无聊的物体表面(幕布)呈现几乎任何事物的活动景象。在这个光与影的游戏里,物体的影像竟然能够运动起来,就像具有生命似的。这种无聊与意义,死物与生命的反讽式结合,是电影使人惊奇的根本。
4】电影出现在十九世纪末期,那正是工业技术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时期,也是“反柏拉图主义”或“反形而上学”卷涌的时期。电影的出现,它在视觉上的魔力,表明了或反映着柏拉图主义的边界,这尤其表现在它对洞穴喻的否定。“洞穴喻”以其耸人听闻的方式表达着本体与表象的分离,这也就意味着生命与其自身的感觉分离:感觉是不真实的,就像石洞中的影子,生命却无法直视自身。但电影将生命带到影子中,也即是将生命与感觉结合在一起。电影否定了“洞穴喻”,它是视觉技术的结果,或可说,是视觉技术冲垮了洞穴喻中的铁链。
5】当电影在视觉效果上被追求仿真的时候,它也在消融着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限。感觉不再把它的根据抛在身后,而是在感觉其自身中拥有根据。只要拥有了根据,感觉就可以成为真实的一部分。同时由于只有感觉才拥有根据,因而,感觉之外并无真实可言。由此,“存在即被感知”通过电影更加坚定地成为第一原理。或者也可说,电影的发展为“存在即被感知”提供了新的看待方式。
【电影视效的类型实例】
6】如果电影只是呈现日常所见的事物视觉,那它称不上真正的视觉效果。不论视觉效果是否真的是奇观,但视觉效果总是奇观式的,可以将其分为两类:非奇观的奇观式展现,奇观。这里并非要进行完整的类型学分类,而只是采取大致的分类以安排一些感觉材料。
7】几种非奇观的奇观式展现:
【炫色彩】
色彩曾经被认为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对于现代光学而言,色彩被还原为光的频率与能量。而对于感觉而言,直观的色彩总是观看事物不可或缺的方式。炫丽的色彩,尤其能够引起视觉的强烈反应或兴奋。
(《魔境仙踪》里的童话王国,艳丽的色彩营造出一种超真实的氛围。)
(在电影《冲动》里,大量使用了红色,这营造出强烈的情感,也表现了主角对被关注的渴望。)
【慢动作】
慢动作是动作片中的常见视觉效果。它虽然并非真正的奇观,但它展现了日常时间中不被感觉的画面。动作的快慢也正是电影获得自由时间的主要方式。
(整部《新特警判官》出了动作戏之外,剧情相当弱,其中使用了大量各种慢动作,并配以炫丽的色彩,这使它成为最肤浅的动作片之一。)
(《通缉令》中带血飞出的子弹,和本片畅快的动作场面保持一致)
【巧合技】
所谓巧合技,也就是动作场面中表现出来的静态巧合。巧合技常常可以营造出好玩的画面。
(《通缉令》中,被打飞的牙齿拼出:fuck you,这种巧合宣泄出主角的情绪。)
8】奇观:
【巨人或巨兽】
(《巨人捕手杰克》中的巨人,那适度肮脏而不那么恶心的外表,就像是充满怨念的士兵。)
(《金刚》里的巨兽大猩猩,就像是放大版的男性荷尔蒙身体。)
【微人】
(《魔境仙踪》里的小瓷人,让非生物的小物件具有了人的生命。)
【复制人】
(《黑客帝国2》中用先进的特效技术营造出复制人史密斯与尼奥的大战,这些复制人在《黑客帝国3》中则成了动作戏的背景。)
【灾难场面】
(《2012》一起大量灾难场面震撼观众)
【太空和异星球】【海底世界】【爆破】【特别器物】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