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地方或能会心一笑,或暗自隐痛。国外的再怎么动人,那种默契也是没有的。《嘉年华》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这个。
儿童性侵案件近年时有报道,而我们也终于不用老拿韩国的《熔炉》作例。中国大陆的《嘉年华》,更加贴近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
当女童被性侵后,社会又重重地捅了她们一刀。这才是悲哀所在。
如果小文(周美君 饰)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她或许会像同伴张新新(蒋欣悦 饰)一样,扑闪着懵懂的大眼睛:“妈妈说医生说我们没事的。”
可小文的妈妈只给了她一个大耳光,当着她的面和张新新的父母争吵,控制不住情绪撕扯小文的衣服,剃光小文的长发。
而和母亲分居的父亲(耿乐 饰)更是只留亲生女儿住一夜,第二天就急着让她妈接走。
这样的家庭让小文早熟,阴郁的脸,斜睨的眼神,像受伤的小兽,悲伤寂寞,压抑着怒火。
不开心时她就抱着金鱼缸从房间的小平台上跳下,走到屋后的台阶上,晒太阳。这个特写流露出孤独与逃离,让人 隐隐不安。
因为同样阴郁脸的小米(文淇 饰)就是这样一个逃离者。她十三岁离家出走,未满十六岁已经换了十五个地方,她的脸上是和年龄不相称的世故气息,小文再大一点会不会也是如此?
小米是性侵的目击者,却淡定地配合旅店老板和莉莉姐(彭静 饰)一起撒谎隐瞒,脸上看不到一丝慌乱与害怕,就像随手办理入住手续。
最后,她企图用无意中拍下的视频——这起性侵案件唯一的证据,换取一万块钱买一张假身份证。
你会被她的漠然惊到,但当知道她是黑户,流离漂泊就是因为缺少一张身份证,你也会释然。当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怎么能跟她谈同情、正义、道德之类的事呢?
她自己身处危机四伏的环境,眼看着莉莉姐混迹于江湖之中,最后被无情抛弃,等自己和这江湖打起交道来,少女的稚嫩暴露无遗。
其实莉莉姐也只比她大了几岁。这些未被好好呵护的女孩子,过早地与复杂的社会接触,无论表面如何涂脂抹粉,打扮成熟,都掩盖不了她们的脆弱。
羽翼未丰,以卵击石。
女性社会生存环境的恶劣,是基于社会大环境下的。影片展示的是每个社会中人的无法逃离。
官官相护,权钱交易,暗箱操作,这些大陆人民都很熟悉。当王队长(李梦男 饰)那张官方黑脸出现时,他的可疑形象便确立了,甚至都不用看后面旅店老板怎样殷勤地塞给他一篮子鱼。事情的后续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王队告诉受害人家属要再做一次妇科检查时,我们隐隐预见了事件的结局。记者招待会上医生的伪证紧随其后。
因为我们太熟悉那些脸谱和桥段了。它们就发生在我们生活中,他们就存在我们身边。
为了生存,我们自愿不自愿地做过同样肮脏的事,或与这些肮脏的事苦苦斗争过,以求得一线生机,却很少试图真正推翻它。
所以,当受害女孩张新新的父母劝说小文父亲接受施暴者的条件交换时,我们会心苦笑。
世俗目光、高位欺压,即使被伤害,还是停不下心中的利弊算计,实在是在这个社会生活,太难!
这部电影由性侵案件起,讲述的却是背后的社会生态。讲述的方式始终是隐忍的。冷静客观中有深深的悲凉。社会的隐痛痛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很自豪,因为这种叙述方式很中国,也很高级,如果《熔炉》是一把利剑,。隐隐作痛,却也习惯了。
PS:1、本以为这次大陆逆天了,一心朝着掩盖真相的结局走去......然而,结尾电视机上播出的一段沉冤昭雪的新闻是怎么回事?还是冲不破硬规定太监了么?嘤嘤嘤嘤......败笔!
2、本片夺得今年金马奖最佳导演,无奈上映才一周,院线排片还是少得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