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低俗小说,从从海报到大便哲理。
稍有光影资质的影迷一定还清晰的记得《低俗小说》宣传海报。1994年这部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之后全球放映,为其夺得无数影迷。而电影女主角乌玛瑟曼的海报至今还能够在年轻的影迷们的卧室见到。
这张海报凸显了电影中索要表达内容的所有主要元素,既然电影的名称叫做“低俗小说”那我们就先从这张海报的低俗来认识“低俗”。
一本低俗的色情书籍、妖艳的深V女人、充满情欲幻想的大床、低胸的黑衣和高跟鞋、一把明晃晃的mod8000,以及那包骆驼牌不带过滤嘴的香烟(本人抽过,特别的浓烈)。
就是这张海报已经足以表达电影本身要表述的内容,电影本身要讲低俗的东西用搞艺术的手段展现出高雅。
海报里面的那本书,也是那主角手里拿的那本书,书名就是电影的名字。书是翻过来放置,让影迷们充满了各种猜测,根据电影的本身我们可以猜想书的内容是充满诱惑,色情、暴力,是一部表达当时社会各种低俗乃至罪恶的小说。女主性感的左手五指伸开压住这本书,本就隐射了书的内容。
骆驼牌香烟浓烈,一般女人接受不了这种口味,当然在昆汀手法里这些都不是问题,更主要的是在美国一切都不是问题。香烟对于男人或许只是一种解救品,然而电影海报中的女人右手持香烟,这或许要是要用低俗去超脱现实吧。然而在电影中昆汀不用555,不用万宝路却用了骆驼牌,其意义的本身就隐藏在香烟里。骆驼牌香烟历史悠远,那只昂首的骆驼正是让这个品牌的香烟销量不菲的功臣,那么昆汀用着个品种的香烟是否取其骆驼的其它含义呢。我想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骆驼牌香烟烟标的独特设计和最早在烟盒上注明:“吸烟有害健康 尽早戒烟有益健康 戒烟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这里其实在表述香烟对于人类来说是危险的,对于女人来说是更加危险的。
就在持香烟的右手下方一把明晃晃的mod8000手枪霸气侧漏。枪,权力者的象征。一个女人如何来维护自身的利益?是投身男人的怀抱得意庇护还是拥有自己的权利获得自由?
从这张海报我们初步的了解本影片大致表达的含义。然而同样的电影海报在日本,在欧洲却是用不同的方式呈现。
美女手中的点燃的香烟消失了,那把明晃晃的mod变得含糊,就连枪的颜色也变得更床单一样。这张海报在法国,在比利时,在日本呈现。日本这个注定每日都在沉沦的国度离我们近一些了解的也更多一些。或许用这样的海报是在联系日本的命运?因为用这样的海报很容易让人想起日本女性主义。
这里有个疑惑性的问题,为何女主角乌玛可以有一把隐蔽的抢,却不可以抽一支烟呢?难道烟比枪更危险?我不是天使但我想成为天使。香烟伴随的女人一定大多数不是天使。现实中一支香烟肯定没有一把手枪更加危险。手枪代表权力的图腾,香烟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货币。就像我们现实中金钱和权力,金钱或许比权力更容易得到一些。所以一支香烟更容易到手,所以我们可以暂时没有香烟但不可以暂时没有权力。这完全体现了小日本那种军国主义思想?如果是这样那么没收乌玛手中的香烟,暗藏一把手枪在胸前就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了。
而在欧洲的法国同样乌玛手中的香烟被拿掉。大家或许曾知道,毛泽东原本是不了解游击战的,这个世界上最擅长游击战的国家是法国。游击战是法国人的传统,游击战讲究的是“星火燎原”,而海报中的这支香烟的意识形态似乎是在暗示着这种东西,香烟在这里似乎比一把手枪更加危险。
然而电影本身的内容是不是要表达海报中的含义呢?前面这些傻逼性质的分析自我感觉高大上而已。只有你真正的看了此片才会真正的了解,是美国人的昆汀所要表达的意境,当然看了也不一定会了解。
鄙人面对一张海报废话了半天,只是觉得在重温的过程中越发想把关于此片的一些细节在这里讲出来共影迷们探讨。这部影片我们曾经说过他的伟大,那些伟大的对于电影的贡献已经不必多说。
多次重温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是他的每一个细节处理的都那么的华丽。光是在兔宝宝餐厅那段足以炫彩夺目了。如果用细节去考量一部电影的质量或者是编剧导演们的用心,那么再兔宝宝餐厅发生的一切都可以用来衡量导演为此片的构思和设计的用心良苦。(昆汀说,我这就是抄袭不是致敬,我觉得他很牛逼,因为抄袭的如此之棒)。
墙上的那副海报,我说的就是你知道那张《50英尺高的女人》电影画报。昆汀是一个另类导演,如姜文一样总是喜欢用一些常人似乎不能够理解的东西去表达另一种东西。这张画报是1993年这部电影上映时的海报,电影的内容讲述一个很另类的故事。如果你还记得在《杀出个黎明》中昆汀是怎么把自己玩死的话,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餐厅中的点菜员和服务生。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只是感觉得到餐厅的华丽,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名人们在这里聚会,猫王常去的地方当然应该华丽。那时候就在想,昆汀在餐厅里设置的服务生、点菜员应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了。后来重温的过程中继续深入了解才明白分洪先生和史蒂夫等人是很牛逼的。
昨天刚看完《星际穿越》,关于很多空间时间的话题大家都在热议。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去那一定能够美化自己的未来。在低俗中那段怀古的摇摆舞用时间的眼光去看,你是否看到了昆汀的未来?
文森走进餐厅环顾四周后说:这是一座活的蜡像馆。这句话有点深刻,或许是我要装深刻。我们现实中只是生存在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活着的蜡像馆而已。
重温这部电影,关于电影的故事大家已经讨论过太多太多。很多人认识昆汀恐怕也是从这部电影开始。之前观看影片之后留下的印象无非是觉得此片的结构设计多么吊,昆汀多么的会玩电影,电影中每个故事的结构合情合理。当你对美国好莱坞电影世界越多的了解之后,才觉得这部电影对于电影的贡献是巨大的。首先,他应该是一部实验性质的电影,他放弃了固定的好莱坞式结构;脱离了8大公司的限制,纯独立制作;用空间多维思路的方式讲述故事;。。。。。。人们说他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电影。
我们看昆汀的电影,无论是本文的《低俗小说》还是《姜戈》、《杀出个黎明》、《无耻混蛋》等等,这些电影都充满了暴力色彩。在昆汀的电影世界观里,你无法遵循一个和现实比较之后的正确的世界观,在那里这个世界没有正反,没有绝对的对于错。不管是描述战争还是种族关系,还是生活百态,昆汀只是用一种又一种的方式在释放自己或者是像他一样需要释放的人们。在这个释放的过程中昆汀经常在讨论一个深刻的问题,这问题关系到每一个普通的民众。就是一个偶发的事情对人们,对世界的影响力。
在《杀出个黎明》中,夜晚的酒吧的偶然性改变了本该万死的通缉犯的命运;在《姜戈》中赏金猎人改变了黑人的命运;而在本片中蜜儿过量的吸食毒品、马沙和布奇的偶遇、朱尔斯的神迹、餐馆里的抢劫,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都是对于当事人或者是对方来说都是偶然的,而偶然往往就改变了人们的命运。
此片中所有的演员的表演都相当精彩,特别是约翰和塞缪尔的表演。所有的演员中大家都在推崇约翰饰演的文森特,我也跟屁样的说说我也喜欢的这个角色。文森特是一个非常有哲理的人(从电影中,可以看出他在哲理这方面很自以为是)。还记得文森和朱尔斯在餐厅用餐时候的对话不?
朱尔斯:“猪在屎堆里长大。太污秽了。”
文森特:“可是狗却连自己的屎也吃。”
朱尔斯:“我不觉得的够污秽,因为狗通人性。”
文森特:“找这么说,如果猪也通人性那他就不污秽了?”
文森特总是喜欢上厕所大便的时候看那本书《卑的布莱斯》,这就是文森的大便哲理,他总是在大便的时候悟出真理—上帝与大便、大便和爱、大便和忠诚、最后自己在屎尿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