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道》演绎了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决,它不是谁的成名之作,这帮男人在这之前已经声名雀鹤。《无间道》是一场革命,是香港电影的革命。
刘伟强说:
这可能是最好的时代,
这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我们电影的革命年代。
《无间道》的成功是香港电影制作的一个革命。以往,未及剧本齐备,有些电影就已开拍,片场上靠口述、靠“递纸条”拍摄,这是种文化。《无间道》开镜,剧本是第五稿,制作费、卡士都到了某个水平。凭一个概念便开戏的日子似乎正在转变。
然而,这革命是否成功?我们不肯定,这仍然有待商榷。但可以肯定,我们对拍电影的热诚正与日俱长,这份热忱在我们心底里燃烧;我们坚信大家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期望香港电影的路远比以往走过的都光明;
期望香港电影人远比以往都振奋。
二○○三年十月八日
引子--------------
“对不起,我是警察。”当时看的我是惊心动魄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枪会响,你根本不知道谁会死?当你听到枪声响起的时候峰回路转,另一个安插在警察局韩琛的卧底出现了,并杀死了梁朝伟扮演的陈永仁,对于陈永仁的死,让人感到意外的遗憾,原本以为会是他从新做回警察,刘建明会被抓起来。
在我的世界观和理解中其实陈永仁死不死都不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他的路走到了头,最终是解脱了,而刘建明的生却还要继续仍受精神上煎熬。这就是他们的命运,只有到死的那一刻才能解脱。或许死也不能够解脱。
“在陈永仁的墓碑面前,刘建明笑了。虽然那笑一闪而过,毕竟他是笑了。一笑泯恩仇?一笑而过?还是这一笑解答了观影者无数次想窥探他内心深处的秘密?由自己去回答吧!
故事------------------
几年前,江湖中已经取代倪氏家族的韩琛;
回归前的香港警察局;
对于香港社会来说只是一个组织,这些组织在香港回归前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于是做黑帮的人们想再这之前想大干一场。
做警察的想再这之前整点动静。
怎么做?
卧底,藏在你和你的人们内心世界的但是你又不能发现的那个随时都在背叛了你的人,甚至在你死的时候你都要把他当成最值得信奈的那个人。用这种方式以求得自己组织的最大化利益。。。。。。
我习惯于这样去看这个故事。我们现在开始来梳理一下电影中故事情节(故事总是需要用人去讲的,那我就用这些人来讲故事)。
黄警官和韩琛
多年以前,黄警官为了在警局站住脚,动用了黑道的关系(韩琛的老婆)除掉了倪坤这个头痛的角色。倪氏家族的老三为了报仇回来了,为了巩固倪家的地位和复仇,杀了其它的三合会会员。唯一漏网的就是对倪家忠心耿耿的韩琛。韩琛深爱的女人被倪家老三杀害(其实这里是被刘建明杀害),自此韩琛通过与泰国和黄警官的关系取代了倪家,坐上了三合会的老大。
当黄警官与韩琛的这种不能够见光的关系成立之后,双方都在暗自里计算着自己的同时也在计算着对方。双方都很想用自己的牌干掉对方的牌,于是陈永仁(倪家老四)和刘建明(韩琛老婆的人)就成为两张主牌。
这两张牌从此在“无间”的地狱里穿梭,行走,赤身裸体,永不超生。陈永仁死了,和他一样黄继也死了。韩琛安插在警局的卧底们都一一的被刘建明除掉了。就算刘建明最终还活着,还能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但是他这个活着的方式任然行走在无间的地狱里。
倪家老三
“出来跑总是要还的“,倪坤常常这样说,倪家老三也常常这样说,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这样说,唯有那些不懂得回报的人不会常常这样说。你想得到什么那就先付出什么吧。吃了我的总是要你吐出来的,即使不是现在也会在将来。
傻强的人生
人生有时候应该像傻强一样。可爱的傻强,执着的傻强:”总之那些做事不专心的,又一直看着你的人就是警察。“对于这点事傻强是执着的。当他一次次被自己的首下揍的时候,他任然用老大的口味去称呼陈永仁的时候他是多么的渴望在韩琛的眼中他不仅仅是傻强。傻强死也没有告诉韩琛陈永仁不是真的去按摩去了,这一点表明黑社会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个个都很讲义气了,唯独傻强还在坚持着,还执着于”道义“二字。
陈永仁和刘建明
当陈永仁和刘建明被无情的命运推进这无底的深渊的时候,命运的玩笑已经成为事实。无间,从这个时刻便开始。
电影的开始这样说::“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佛经中说:凡被打入无间地狱(无间道)的,永无解脱希望,要经受五种无间。第一“时无间”,无时无刻不受罪。第二“空无间”,从头到脚都受罪。第三“罪器无间”,各式各样刑具无所不用。第四“平等无间”,用刑不论男女均无照顾。第五“生死无间”,重复死去无数回还得继续用刑。
电影的最终结局也应征了佛经所说,刘建明控制了别人控制了警局,但是他始终控制不住自己。“我只是想做一个好人”,从一开始走错了,已经不能回头,或者是说回头的时间太晚。佛又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想放下屠刀的时候是要看在什么时候吧!
刘建明和陈永仁的往事已经没有办法追忆,他们在无间的世界里各自已经走的很远很远,刘建明在他的世界里想走出来,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到后来仍然随风而逝。陈永仁极力想从本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可是在别人的世界里他也越走越远。往事已经很难追忆,恩怨都随风飘去,在两个世界里他们近乎痴迷。
真假莫辨的杨锦荣
一个集于陈永仁和刘建明的化身。有陈永仁的优点,刘建明的梦想。你不知道此人是黑还是白,和陈永仁是同学,透漏消息给韩琛,清楚陈永仁的身份,当你渐渐看清楚此人的时候你会发现我前面所说的似乎有点正确。
没有杨锦荣的出现刘建明或许不会精神分裂,当刘建明一边把自己当成陈永仁,一边觉得杨锦荣就是那个卧底的时候他已经找不到自己了。渐渐的由于无间的时间思维将自己不能承受之重慢慢的放了下来。。。。。
杨锦荣给了这个世界一个交代。。。。。。
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总是在某个时刻成为战斗的牺牲品
李心儿,韩琛的女人,刘建明的老婆。李心儿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陈永仁,她的代价是当失去这个心爱的人之后的悲痛。刘建明的女人得知自己心爱的并且崇拜的男人的本来面目之后那种绝望。韩琛的老婆太过义气,她已经不适合那个时代的帮会。
三个女人,三个男人的的情人们最终都成为战斗中的牺牲品。为何女人就在这个时刻要成为男人们的牺牲品?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故事要讲,有太多的理由要去推敲,然而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接受这种事实。
刘建明的表情
从来没有在任何一部电影里面见到如此深刻的刘德华,包括之前的《暗战》,包括他拿奖的影片。他用每一个表情在演绎刘建明的人生,在表达刘建明备受煎熬的内心世界,在诉说刘建明想做一个好人的决心和希望。
跳动的手指
当电影镜头中拍下陈永仁手指跳动的特写的时候你可能还不能明白这是一种久远的通信方式。当你看到刘建明用电脑截获这样一组电波而明白这就是莫斯密码的时候,你不得不赞叹,赞叹这个策划是如此的超级经典(这里我不知道之前有没有哪部电影这样做过,因此我这样认为)
略带解释一下摩斯码-----摩斯码:我这样理解它,它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就是用一种敲击的不同节奏(长短)来代替一种数字的或者是文字的符号,这种符号用既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要传达的一种内容,而这种动作只有传达者和接受者能够破译的一种信息。当这组动作完成之后就形成这种叫做摩斯密码的信息传递方式。
电影成功的背后
看这部系列电影不仅仅是要怎么去理解“无间”二字。这部电影为何成为港片的里程碑?从我一个不专业的观影人的角度去看可能有以下几点:
一:很不错的故事结构。
故事结构很强档的印证了在香港回归前的时代背景所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不管是对香港人和大陆人来说都无比的关注。
香港回归后的几年里,香港电影基本上处于大萧条时代。而我们这些习惯了并且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影迷们是多么的期待有这样的作品出现,当这部电影打着挽救香港电影市场的口号出世之前,人们空前的欲望一直在高涨,而看过之后又的确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欲望,成功自不必多说。
二:演员整容的强大和高超的演技。
演员整容强大到能够在当时捕获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观影人的心。有曾经新一代的偶像阿希哥(此时已经不好称呼了,你懂的。。。。。。)、余文乐、更有老一辈的实力演将们,如果此时系数他们的名字,你会发现不管你是谁你一定会至少喜欢其中一个。他们是,黄秋生、吴镇宇、刘德华、梁朝伟、曾志伟、陈道明、胡军、杜汶泽、刘嘉玲、陈慧琳、郑秀文、林家栋、李子雄。。。。。。而这些人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这部戏里面没有演的差的,只有一个比一个演的好的。你喜欢演技派,有梁朝伟、黄秋生、刘德华、曾志伟、郑秀文等人卖力演出;你喜欢偶像派,有陈冠希、余文乐陪你开心;你喜欢美女出现,陈慧琳、萧亚轩应该符合你的选片标准。无论你是喜欢追星的还是喜欢看戏的,好像都难抵御这部影片的诱惑,它能到总有一种诱惑让人动心的地步,这样的影片在港片中实在少见。如果要用单独去剖析的方式再挖掘他们在这部戏中的表现,我想仅仅用一篇影评是不能够表述的,起码要出一本十万字以上的书吧!
三:音乐。
或许会有很多很多的人像我一样因为在电影中听到那首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之后才超级喜欢蔡琴的歌声的。这里我将之前写的一段关于《无间道里的歌》付下。
“是谁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哪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渐渐的回到我的心坎,那缓缓飘落的小雨不停的敲打我窗,只有那沉默不语的我不停的回想过去。”
看《无间道》的时候,这首歌从音箱里流淌出来随着电影的画面让人痴迷在这无间的时间里。看看娱乐圈一代新人换旧人,可是这些帅气的老男人们还是屹立在这个圈子里而且是越老越吃香了。刘德华依然轮廓分明,演技派的梁朝伟已经不知道拿过多少的奖项,而黄秋生往那里一站就是一处看不完的戏,就连最近几年喜欢嘻嘻哈哈搞点主持的曾志伟依然不减当年的风范一脸的表情演绎出内心时间是多么的复杂。
在这个无间的世界里,这些老男人们用尽自己所有的智慧。
其实我是想说蔡琴的的歌的。
这些老男人在蔡琴这首歌里却显得那么的安详宁静。说蔡琴的歌就是在说记忆,再说时光,再说那些擦生而过的歌。
年少的时候其实并不知道蔡琴的,那个时候就知道小虎队的亲苹果,刘德华的忘情水,张学友的吻别,黎明的今夜你会不会来,郭富城已经不再记忆之中了。
然而时光一天天的逝去,年轻也一天天的死去,当急于长大的青春被年少无知挥霍一空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年轻时候听歌的那份心情了。年少的为了买一部随身听就要在父亲那里说很多的谎话,为了得到女同学的好感整天唱着忘情水。后来青春年华慢慢的逝去,突然在《无间道》里听到这样的声音一下子就打破了我内心最脆弱的防线。
久违的感动,她那么的低吟浅唱给了我不同的感受。蔡琴的歌就像她人的外表一样看起来很平淡很平淡,然而就是这种平淡能让你平淡到极点。可是只有真正用心的人才能感受到这平淡的后面隐藏的确是复杂的内容。有细腻的感情、有温柔的感情、那些歌就像是在秋天感受到的天高云淡,云淡风轻般的忧郁,就像是夜晚和心爱的情人陶醉在飞花羞月中的美丽。淡淡的愁愁的幽幽的。
“ 多少的往事已难追忆,多少的恩怨已随风而逝, 两个世界几许痴迷,十载的离散几许相思, 这天上人间可能再聚, 听那杜鹃在林中轻啼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哈啊....不如归去”!从2000年到2003年无间道给了我们电影世界的期许。然而就这么简单平淡的一首歌曲就写完了人生,又仿佛写出了那句让所有有人都震惊的话语:“孩子,我给你了生命可是我同时也给了你死亡”!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说到这里好像有点太过幽怨。听蔡琴的歌总是能勾起那缕缕往事,能让人揭开尘封的记忆,悄悄的回想,回想那些忘不了的刻骨铭心!但是又是静静的,似烟似雾,似幻似惑,让人静静的静静的神往,神往那些过去的属于甜蜜的苦涩委婉、缠绵、烦恼、痛苦。在蔡琴的歌声中你甚至可以穿透到别人的时光中去,在蔡琴的歌声中愿意万劫不复永远不要醒来。
“忘不了,忘不了,忘不了那春已尽........”
“无间,忘不了,忘不了。”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还是用这段话吧
刘建明和陈永仁的往事已经没有办法追忆,他们在无间的世界里各自已经走的很远很远,刘建明在他的世界里想走出来,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到后来仍然随风而逝。陈永仁极力想从本不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可是在别人的世界里他也越走越远。往事已经很难追忆,恩怨都随风飘去,在两个世界里他们近乎痴迷。
最后
这部电影无法不在2002年这个时代画上一个香港电影的符号。这部戏里除了陈刘二人,所有的人都是配角。或者说除了走在无间路上的人以外其他的人都是局外人。
一个心中充满着理想的陈永仁在卧底的路上渐行渐远;一个努力想改变自己身份想要从黑暗中救赎自己的人不管怎么努力最终都无法逃出这无间的地狱;这里是不是印证了另外一句话?命运在有的时候也可是一把杀猪刀而不是像一把杀猪刀?
然而这个世界没有单独的载体也没有单独的被载体。当主角们行走在永不超生的无间地狱的时候,那些配角们一样行走在这无间的路上。
或许你在看完这几千个字之后心中有个疑问?你不是写的他丫的动作片么?如果你此时心中充满疑问?我现在就解答给你。
的确,这是我写的动作片《无间道》的影评。在我的世界观里,动作不一定是像李小龙,像史泰龙,像成龙等等等人演绎的那样,暴力的场面,预撕裂肌肤的肌肉,各种打斗!也有可能是一声清脆的枪声,双目交视的缠斗,擦肩而过的较量!就像该影片中警与匪的动作总只是体现在刹那间便变成了永恒!
人自生便以于无间之行!!!!!!
谨以此文向香港电影致敬!
2013年7月9日阳光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