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电影《阿凡达》以27.3亿美元的票房席卷全球,这一成绩不仅将其送上了全球影史票房第一的宝座,而且也让立体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态焕发了第二次青春,正式宣告了3D电影时代的到来。
3D技术在市场上发展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真正应用于民用领域也有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常用到的三维立体技术有四种:彩色立体三维,偏振三维,立体三维以及最新的DLP Link技术。而目前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3D电影大多数采用的是立体三维技术,比如《阿凡达》,立体三维技术主要是采用了帧序列的形式来产生立体图像的。立体三维技术的实现需要三个要素,首先投影画面的刷新率需要达到每秒120帧,其次需要一个红外信号发射器,另外就是需要一个可以接收红外信号的3D立体眼镜。当3D信号通过电脑(或者其他设备)输入到投影机中,图像以帧序列的格式实现左右帧交替产生,通过红外发射器将这些帧信号传输出去,负责接收的3D眼镜在实现信号同步的同时与左右帧图像进行同步交替开关。从而观看到立体影像。运用这种技术的影片画面效果质量好,所需要的设备也比较便捷。但是,由于视角限制和为了不同观影区域观众能够不差别接受图片信息,电影院往往要增加红外发射器的数量。
就如巴赞所言,完整电影的神话所在即真实。真实是起源于摄影的电影艺术的美学原则,科学技术为影像的客观性提供可能,而现代影视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虚拟现实,3D则可以看做虚拟现实的实现载体。
毫无争议,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总是将现实和影像做着横纵向对比,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否符合现实和真实”也是出于这个心理机制,3D技术在影响质量上力图无限接近现实,但是由于技术消弭了现实与虚拟,观众常常很难感受到影响画质上理想与现实的区别,人们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投放到内容的真实与否。
机械主义保证了画面的真实与高度还原,但是将内容做的“有情有景”依然是主观能动性努力的范畴。
在国际版的预告片中,卡梅隆呈现了一个完美的虚拟幻境,力图用震撼的视觉效果收揽观众的预期价值: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新奇怪异的生物种类,充满野性的土著居民,以及对未来科技的无限畅想。这诸多的视觉元素构成了新3D影片的形式体系框架。我们以为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然而实则不然,无数观众走出影院后除了对画面效果的啧啧称奇外共同谈到的就是:《阿凡达》讲得还是一个老故事。
3D技术无论如何高超一旦运用到影视艺术中,情感总是占据着核心位置。无论是欧洲写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还是电影表现主义和抽象派,无论其强调纯意识的记录还是纯客观的生活流记录,无论是强调移情作用还是观众主观意识参与调度,我认为归根结底最后依然还是落到视听作品对观影者的移情作用体现。观众对电影的思考和评论看上去是主动性的,实则依然是在视听作品视觉听觉感知觉基础上的触发,任何对视听作品的评论和思考都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上的,不存在绝对的天马行空。而《阿凡达》在内容上则是更加鲜明的遵循着传统戏剧结构和经典好莱坞戏剧原则,并适当运用艺术电影手法,诸如意念,闪回来消弭纯观众对纯商业电影的厌倦。
主人公是双腿瘫痪的海军陆战队员,他的身份就带有戏剧冲突,精神上的活力和生理上乏力。而新科技赋予杰克重新获得双重活力的能力,让其自然而然参与到戏剧冲突中。
强调移情作用的影片也总是在运用不同类别的情绪感染力元素。冲突和爱情是永恒不灭的感染力元素,冲突常常被作为主线,爱情辅佐冲突,两种元素让剧情盘旋上升,环环相扣。爱情最能体现动物性本能,是人的普遍渴望,为了守护爱情常常伴随道义抉择,能力较量,小利益与大利益抗衡等冲突事件。杰克在完成使命过程中爱上了小蓝人公主,他的爱情是跨越种族的,这本身就是心理冲突。然而量大利益集团善恶较量又让主人公一次次陷入冲突和对抗,他的行动价值被一次次拔高,生命轨迹也在跨越鸿沟逐渐与昔日背道而驰。
幻象本来就是虚构的,如何让人在意虚构的物象是3D化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影片作为视听作品其价值实现本身要由受众来完成的。
连接虚拟和现实的界面是人类的共同经验。比如说,如今我们在很多场合看到巴洛克风格的石膏像,我们甚至这些作品仅仅为了装饰而存在,他们并非来自巴洛克时期,可是我们忍不住驻足、观赏和沉思。这就是新古典主义带领我们进入虚拟历史场的环境。同样3D技术则有着带领观众进入现实生活场的能力。空间的静态与人的存在息息相关,这是一种社会性的现象。人之所以为人,社会性也在其中起着必然性的作用,一个正常人对影片有着比较的需要,而一个在原始森林长大的狼孩是绝对没有这种需要的。3D提供的三维建构空间为社会性的“公众”提供了想象性的处所,人们应该和急于在这个环境中构成对一般社会性的认知。
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外星人的内心世界、价值观、思想状态是如何,我们只关心内心形成的既定价值评价系统是否在观影中得到肯定。
在机械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又开始了对自然的回归和渴望,对生灵、内心的关注成为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阿凡达》在对善与恶的划分中很明显的用到了一个元素:自然性。善的一方是绝对崇拜自然的,恶的一方为了利益总是试图凌驾和破坏自然。纳美人是自然性的综合体现,他们是矫健的,肌肉发达,颀长健美,心灵纯净,心有崇敬。而地球人则是为了利益不顾一切,强调超越自然,重科技轻人性,一个个苍白而孱弱,就像现代人都戴着眼镜,一幅对工业时代投降的样子。杰克的前后转变也体现了这个价值观,他投奔潘多拉之前双腿残疾,成为纳美人后,他站了起来,能跑能跳,与自然融为一体。虚拟现实为这个剧情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现代科技让杰克站起来成为可能。
据有关消息称,《阿凡达2》将于2016年面世,而《阿凡达3》也计划同步开拍,电影人在尝到新技术带来的甜头的同时积极拓展视听市场。续集中也会更多融入中国元素。可以看到,好莱坞一直都践行着视听作品的移情原则,面对无限潜力的中国市场,影片中的中国元素毫无疑问将成为新的移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