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宇宙、地球形成之初本没有生命,只有各种元素。这些元素随机组合产生了各种物质。当地球出现氨基酸等大分子后,细胞在海洋中出现了,进而有了单细胞生物。但这并不算生命真正意义上的“有”。“有”是一种存在的状态,而且是持续不断的。生物个体的存在是有限的,所以生物找到了繁殖这一手段来使生命延续下去。
可以想象,地球上最初诞生的单细胞生物并不一定都有繁殖的能力,而且有繁殖能力的单细胞生物也不一定有繁殖的本能。经过自然选择,最终只有那些有繁殖能力和本能的单细胞生物存在了下来。这些单细胞生物把“存在下去”这一概念像电脑程序一样写入了自己的基因中,并一代一代复制下去。只有这样,生命才算真正诞生,才算是“有”了。所以,生命的一大特性是一种持续的存在状态。生物物质实体的存在是有限的,但是生物找到了使生命“永存”的方法——繁殖。生物通过将基因传给下一代的形式来达到生命的延续,从而使生命本身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永存”——“永恒的DNA”。所以,“存在”是生命本质的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动物身上就是性欲——弗洛伊德就有“性本能”的理论。
那么,问题来了——人这种站在食物链顶端,生物界的bug级存在,是怎么来的呢?
主流观点说我们是从猿进化来的,但这个观点其实站不住脚。古猿到远古人类的进化历程中有一环是缺失的,没有任何考古证据。《考古学禁区》一书中对此有详细论述。所以,在《太空漫游2001》当中,作者给了另一种解释,就是外星人帮助地球进化出了智慧生物——外星人送来了一个黑色的立方体。更激进的观点,则是《普罗米修斯》里的——人类是外星人基因在地球的延续。总之,就是认为人类诞生的因素来自外太空。
作为智慧生物,人是精神的动物。“存在”之于人类已经超越了普适于动物的意义,而上升到人类独有的精神层面。生命整体是在追求“存在”,而具体到人类个体,是在追求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感。人类的感情(爱、恨、喜、怒)、身理(冷、暖、痛、痒、性)、观念(正、邪、善、恶)、心理(满足感、虚荣心、成就感、恐惧)等等,都让人感觉到自身的“存在”。人都在追求长寿,但如果你告诉一个人可以通过某种手段让他活到200岁,前提是摘除他的额叶(无法思考感知),想必没有谁愿意。因为没有精神,感觉不到“存在”,生命没有意义。而且,人类的存在如果仍然只专注于个体生存、种族繁衍,那不管人类把自然改造到何种程度,人类与其他动物还是一样的。
所幸的是,人自古以来就在关注“头上的星空”。其实,人类对大海的认识远比宇宙少。比起临近且包围我们的大海,人类对广袤缥缈的宇宙更感兴趣。有一种观点就认为,人之所以这么想往太空去,就是因为我们从那儿来,人类一直以来的努力就是为了“回家”。《星际穿越》里男主角去往宇宙的目的是寻找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换一种角度理解,其实是回到我们曾经的家。最终,他在宇宙某处找到了。
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进化,最终进化出了人。生物也是这个世界的物质,而人类是现阶段生物进化的最高级形态。生命应该是这个世界的高级物质形态。那么,人就是这个世界物质的最高级形态了。进化其实就是生命为了“永恒存在”而在不断增强存在的能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说到底,是存在能力的不断增强。而且,是代表物质的存在能力增强。现在的人类也许身体条件不如远古人类,但是存在的能力绝对是最强的。曾经,一场疫病、一次外来撞击就可以让物种灭绝。但今天,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技术解决它们。
按照现在的理论,物质是不灭的,世界的物质是守恒的,只是转化成各种不同形态。那物质不断追求更强的存在能力是为什么呢?一定是有必要,才会如此做。我猜想,有一种力量会让物质消亡,所以物质不断增强存在的能力,企图逃避这种消亡。这些就涉及到极为高深的物理学了,是谢尔顿他们研究的范畴。但我在思考,那人类下一步的进化是什么样的呢?下一步更高级的存在形态是怎样的呢?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过去的进化是一个行动由本能支配逐渐变为由理性支配的过程,这个观点不证自明。人猿作为动物,其行为完全由本能支配。远古人类的行为有一点点的理性成分,比如制造工具、佩戴装饰品等,但主要还是受本能支配的。当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蓄养牲畜、建立部落的时候,换言之,大脑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的时候,理性才开始发展起来。那理性支配人类行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我认为是道德出现的时候。因为道德会让人抑制本能,比如教人克己复礼、舍己为人。由此,我大胆猜想,下一步人类的进化也是朝这个方向——行动完全由理性支配,本能被完全消灭。
请注意,我这里说的进化,是生物学上的,是指人类完全变成另一个物种,而不是人类社会或者道德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个过程是以十万年甚至百万年记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才5000年,所以对这个进化的过程请把脑洞打开些。为了区分,对人类进化出来的这个物种,我们称之为X吧。
那么,完全被理性支配的X是怎样一种高智慧物种呢?首先,他们没有七情六欲。人类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产生相应情绪,这是一种本能反应。X则不然,他们接受外界的刺激,只会将之转化为信息进行理性分析。所以,他们不会喜怒哀乐。其次,他们有计划地进行生存与繁衍活动。X没有吃饭进食一说,只是每天在固定时间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因为他们不需要通过美味来获得“好吃”的刺激。只在需要后代的时候,X才进行交配活动,所以他们一生就只做几次爱。然后,每一个X都明确自己代表物质而存在于世的意义就是不断增强存在能力。所以他们都自发的工作,进行更高级工具和技术的研发。是不是感觉X很像现在的机器?机器是一种工具,也是一个纯理性的产物。最后,由于完全的理性,每个人所思所想趋同,精神层面的差异化消失,个体与整体的差别消失,所有人共享一个思维——one is all,all is one——这种模式在目前的自然界中已经存在,而且《移魂都市》里也出现了这种外星人。《移魂都市》里的这些共享一个思维的外星人把地球人类抓到太空中一个他们仿造的地球城市里并进行实验观察。目的我们不得而知。
当然,X只是我的一个设想而已。你可能会问,人一定会进化吗?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通过制造的工具已经与大自然产生了一种隔离。人类社会不存在自然选择。虽然人类离开了自然选择,但是,人类生活在由自己制造的工具所包裹的社会里。社会也是一种环境,也存在优胜劣汰,而且,社会的发展是越来越要求人具有更多理性的,越来越需要人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术。所以,可以设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对人类的理性要求越来越高,人类就朝着纯理性生物的方向发展。
X既然没有了生理需求,那他们的其他需求或者说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呢?刘慈欣在其短篇小说《朝闻道》里写了这样一句话: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追求,是文明的最终目标和归宿。在我看来,永恒存在就是宇宙的一条真理。智慧生物通过技术手段使自己的文明与宇宙同存的可能性是可以预见的,但更重要的是,搞清楚这永恒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而这原因,我认为就是宇宙的终极真理。人,就为着这宇宙的终极真理而去。
《超时空接触》里,地球人用外星人发来的图纸造出了一台用于穿越的机器。当女主角艾洛薇穿越虫洞见到外星人时,外星人竟然幻化成了她父亲的模样。交谈后得知,这机器外星人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只是在不同的宇宙文明中传递。外星人跟地球人一样充满好奇心,也在探索太空。《楚门的世界》里,当楚门得知自己被困在一个巨大的有限空间中后,就不遗余力地要逃出去。其实仔细想想,楚门完全可以在这摄影棚里安度一生,但他命也不要地要去他生活的这个世界外。也许,这也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当有一天,人类探索了太空的每个角落后,又会向宇宙外进发。
为什么人总是想往外去探索呢?可能是因为人有一颗无限大的内心——人脑的复杂程度甚于宇宙。宇宙虽然是有限的,但对于一个人来说,可算作无限大了。内心的无限大与外在空间的无限大构成了一种呼应或者说平衡,就像内外压强必须一致才能稳定一样。对太空的探索,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自己内心的探索,所以艾洛薇才会在穿越虫洞后在彭萨科拉见到父亲。佛家讲,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其实,个人就是一个小宇宙,人类一直都在探宇宙之无垠以窥内心之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