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特别不幸,每个人都会有青春的那一段时光。欢笑与泪水,张扬与落寞,疯癫与闲适,也许人生再没有哪一个阶段能像青春期这样,给人以这么多的体验与成长。青春也许会让人流血,但是一阵夏日的风会吹愈伤口,春梦一场,感受一阵心跳,彻夜难眠,最后点燃一根烟,青春就这样随着轻烟飘然而远,却始终萦绕。
青春是滴入尘埃的一滴血
荷尔蒙在体内不断分泌,身体总是躁动,每天似乎都有发泄不完的精力。一两句话不合适,就可能拳脚相向。疼痛会带来一种满足,汗水让人痛快。但第二天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与打架的对象一如往常,打架的原因也早不记得了。那时候,相信靠自己可以“只手遮天”,可以赢得世界,对未来有很多想法。一部《古惑仔》,让那个年代的少年向往帮派、向往兄弟、向往义气。所向往的这些,最终化成一场场酣畅淋漓的群架。当然,在这中间也诞生了各种“哥”——手下一群小弟,头上有个大哥,前呼后拥好不风光。我看谁不爽,要打;谁看我不爽,要打。那时候,血可以流,气不能不出。刀光剑影间,血溅三尺,混入尘土,风吹无痕。青春需要热血,但请不要点燃。很不幸,我有两个朋友,二八年华,就横尸街头。初中时,制霸全校;高中时,混迹街头;到头来,英年早逝。生命不只有青春,如果让生命截止在青春期,那只能空余白发人的泪与同龄人的叹。
青春是夏天吹来的一阵风
青春并不算生命的春天,倒更像是生命的初夏。喜欢夏天,喜欢长长的暑假,甚至是初夏还在学校的时候也是喜欢的。很向往日本动画里的夏天,感觉他们的夏天更亲近自然,更悠然自得。樱木花道在炎炎夏日练投两万球;被选召的孩子们在夏令营的时候去到数码宝贝世界;蜡笔小新总是穿着夏装;《夏日大作战》也是因为名字而看的。夏天再毒辣的阳光,也抵挡不住球场上与兄弟们挥汗如雨的热情;再蒸腾的街道,也盖不住与朋友们压马路的开心;再浃背的汗流,也被与死党们一起喝的那杯奶茶一扫而光。夏天不用穿厚厚的衣服,身体不用那么束缚,还可以吃很多冷饮冰淇淋;喜欢慵懒地躺在凉席上,看看窗外的天;最喜欢就是偶尔吹来的那一阵自然风,抚便全身每一寸,比空调什么的舒服多了。趴在教室走廊的栏杆上,放一阵慵懒,看看校花有没有出来走动;坐在树荫下,享一阵阴凉,聊一聊某男和某女的八卦;体育课偷跑到小卖部,来一杯可乐,点评下女老师性感的着装。夏天似乎也更适合回忆,暑假、升学、分班、毕业都在夏天。吃喝玩乐、离愁别绪都在夏季杂糅成那吹来的一阵风,炙烤着时光,温良了回忆。
青春是一场春梦
青春期,心逐渐悸动起来,尤其是面对特定的人的时候。那时你未配,我无偶,我们就在热热的街上逛,就在荡漾的游泳池里闹,就在学校外边的街边小店吃东西,就在教室走廊上相遇······而且,所有的剧情似乎都发生在夏天,一如台湾的青春电影,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同桌或者前后桌的地理位置会很自然地形成地缘亲近,并没有刻意。讨论一下习题,聊一聊娱乐八卦,谈谈电影、音乐,同学关系间就会发酵出情愫。有些人会把这感觉深埋在心,有些人会表白出来,最纠结的就是欲言又止。不管如何,那都是天时地利的人和,是那个时候、那个地点、那个人、那个场景一起营造的特殊氛围让人体味到了“初恋”。但这种“初恋”更多时候只是爱情之味,并不是爱情。那时候,大部分人爱上的是那种感觉,爱上的是爱情本身,而不是那个人。曲终人散的戏码不断在上演。这可以算是恋爱的“初体验”,只是生命的一瞬。但也不能称之为幼稚或者不懂事,不能否定它。就像《小芳》里唱到,“谢谢你给我的爱,伴我度过那个年代”。要感谢这段经历、这种感觉,它是成长的幸福,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体验之一。
爱,无悔。
青春是一阵心跳
有句话说,“如果一个人14岁前还不是理想主义者,那他庸俗得可怕;如果一个人40岁以后还是理想主义者,那他幼稚得可笑”。青春期,是最容易心动的时候。《歌舞青春》讲特洛伊发现自己喜欢唱歌,然后勇敢地去追求。那会儿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那时候的我们很容易“喜欢上”。因为一部电影,可以大喊“我要当导演”!因为一次偶然的邂逅,可以大胆表白。因为一个高考志愿,可以朝六晚二。因为那时候,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与向往,觉得还有很多时间和空间可以去为理想中的生活而奋斗。那时候,买到了周董或Jolin的新专辑可以兴奋好几天,不想上晚自习可以逃课去上网,球赛一上球场就感觉自己是流川枫。晚自习课间,在教学楼围成的空地上来一段街舞,可以引得全校学生围观;学校违规不放法定假日,;高考前夜,可以把所有的教材、卷子从楼上扔下散成纸瀑布。时光荏苒,世界还是那个样子,心却不再跳动。
青春是一夜不眠
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能与人说无二三。有一天,发现自己认为的朋友没有把自己当朋友,付出的友情得不到回应。内心深深地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瞎了狗眼居然和他做朋友。当然,自古多情伤离别,初中、高中的毕业散伙饭注定是“夜不宿归醉与泪”。之前也许不那么喜欢的人,离别时也会不舍。记忆会在头脑中发酵,只剩一泉佳酿。更悲伤的故事是“不再爱了”。当初爱得有多深,决定做得多么坚决,分手后就伤心得有多难过。那时还会在意谁甩谁,其实分手就是失恋,大家都是输家。痛不痛,自己知道。青春并不总是美好,还会伴有伤痕。而且有些伤痕是一辈子的,比如“不再相信了”。旁人的不理解可能伤害不了理想,但现实的际遇却有能力动摇信仰。现实的残酷打碎理想的希望,让人失去对未来的憧憬。人生就因此而走上不同的道路,而且回忆起来可能还会隐隐作痛。也许这辈子确实成不了明星、富翁、艺术家,不能和相爱的人走到最后,但请一定要相信,一定要信仰。《喜剧之王》里的尹天仇挣扎、抗争,坚持着一个演员的信仰。《少林足球》里阿星说:“做人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反正,我现在还相信着。
青春是一支烟
很喜欢对着夜空,抽一支烟,想一些往事,或者什么都不想。其实,抽烟的动作跟叹息的动作是一样的——深吸一口,畅吐而出。但是烟却赋予这个动作一种可感的形式——可以实实在在看到东西吐出来。这就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内心的苦闷焦虑似乎被自己吐出来了——一吐为快。青春总会过去,过去总是美好,而这种美好又不可再得了。青春就如这轻烟,随风而逝,手指留下淡淡烟草味道。有时候,真想时间就停留在烟吐出的那一瞬间。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吐一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