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点的地方就是此次将会游走到的城市
说到印度电影,都会想到它的歌舞特色,其实作为一个旅游大国、文明古国,印度有着丰厚的景观资源,为印度电影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取景场地,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印度电影去印度的城市间游走一番。(每个城市的具体位置,可参考上面的地图,用红点标出的就是本文提到过的城市)
城市:阿格拉(Agra)+斋普尔(Jaipur)
推荐电影:《阿克巴大帝》(JodhaaAkbar)(2008年)
电影描述了莫卧儿帝国第三任皇帝阿克巴大帝自13岁登基以来的统治政绩,以及他和安珀国(今斋普尔,当时属于莫卧儿帝国的藩邦)公主Jodhaa的爱情故事。女主角是由印度第一美女之称的艾西瓦娅·雷饰演。
片时长达近4小时,但看来毫不沉闷,影片在不紧不慢的节奏中展示了一代明君的伟岸与多情。遭遇藩邦的不断叛乱,尚且年幼的他勇敢奔赴战场以振军心,成年后面对战情频频告捷的有利局势,充满睿智地恩威并施,让叛乱藩邦的首领心悦诚服地投其门下,并解除了虽衷心辅佐但过度嗜杀的老臣,体现了其果断的自我主张,这种坚持自我主见的个性,也使得其随后包容的宗教思想和仁慈的税收政策得以有效实施,为莫卧儿帝国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被民众赞颂为阿克巴大帝(这是他的封号,不是他的名字),就是这样一位摆平了诸多藩邦、收服了万众民心的男子,面对美丽的Jodhaa公主这样一个小女子却无计可施,他放下帝王的尊严,用温柔、包容、热情、敬重,甚至耍赖等等浑身解数,最终俘获她的芳心,展现了阿克巴大帝伟岸之余多情的一面。
整部影片在讲述着动人故事的同时,辅以优美的音乐,衬以华丽的场景,堪称艺术品。其中的华丽场景全部是实地取景,分别是位于阿格拉的阿格拉红堡和位于斋普尔的琥珀堡,两处都是本地的著名景点与文化遗址。
阿格拉位于印度北方邦南部,是莫卧儿帝国的首都,留有众多莫卧儿人的遗迹,这座阿格拉红堡则是重中之重,它不但是一座宫殿,也是一座城堡,整个建筑以红砂筑成,故称“红堡”,是莫卧儿帝国的皇城。
这是Jodhaa公主嫁入红堡时的场景截图
片中阿克巴大帝议政及婚后与Jodhaa相处的场景中,能看到不少红堡内的景观,堪称华丽大气。莫卧儿帝国王室成员都是穆斯林,所以红堡是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宏伟建筑。
阿克巴大帝议政
红堡内的花园
王妃寝宫
费些文字来讲讲莫卧儿帝国的历史信息,莫卧儿人对印度的统治,好比中国的元、清两朝,是外来民族对当地民众的统治,只是蒙古人和满人在中原的统治只有民族隔阂,而莫卧儿人还要克服宗教信仰的障碍,因为当地的民众主要是印度教教徒,Jodhha 公主就是一位印度教教徒。即便如今的印度,不同宗教的通婚都是少见的,异教徒男女结婚将遇到巨大的环境阻力,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命案,可见当时情形下Jodhha公主和阿克巴大帝的婚姻是多么惊天动地,这也就是为什么会被后世传为佳话。
阿克巴大帝与Jodhaa公主
阿克巴大帝在宗教上的开明,不但反映在婚姻上,也延伸到执政理念——对所有异教徒一视同仁,这是莫卧儿帝国能在印度统治长达300多年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影响力不亚于清朝推行的“满汉一家”,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印度接受了如此长的伊斯兰文明统治,却没有全盘伊斯兰化,但莫卧儿人还是在这片土地上打上了自己深深的烙印,如果你去阿格拉旅游,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见证莫卧儿帝国的辉煌,莫卧儿人在这里留下太多遗迹,除了阿格拉红堡,还有阿克巴大帝另建的皇城,称为胜利之称,但因缺水后被废弃,以及阿克巴大帝的陵墓,当然阿格拉最著名的建筑是……泰姬陵,称它是全印度最出名的建筑也不为过。
泰姬陵(图片来自网络)
泰姬陵是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任皇帝沙贾汗(也就是阿克巴大帝的孙子),为纪念已故爱妃泰姬·玛哈尔而建立的陵墓,又是一座充满爱意和伊斯兰风情的建筑,全部用白色大理石铺砌,整个结构遵从严格的对称与和谐,举世无双。由于泰姬陵是一座陵墓,很难找到在其内部展开故事的影片,大多都是在外部取景作为背景,不如阿格拉红堡里的《阿克巴大帝》来的典型,所以我没有作为首要推荐。当然出现泰姬陵为背景的印度电影是很多的,比如《一不小心爱上你》、《为爱痴狂少年梦》、《我兄弟的新娘》等等。阿格拉境内还有一座小泰姬陵,是莫卧儿帝国时期一个贵族的陵墓,它的建成比泰姬陵要早许多,其许多建筑要素后来都被用于泰姬陵的建造。
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任皇帝沙贾汗(阿克巴大帝的孙子、泰姬陵的建造者),将首都迁往德里,19世纪莫卧儿帝国灭亡,印度迎来了新的统治者——英国殖民者,他们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主要着重发展孟买,阿格拉这座昔日都城就渐渐衰落了。
接下来参观Jodhaa公主的娘家——斋普尔,它是拉贾斯坦邦的首府(相当于省会城市),影片中的斋普尔场景基本都是在著名的琥珀堡内完成。
琥珀堡远景
位于斋普尔城郊山上的琥珀堡
莫卧儿帝国是一个实施封建制的帝国,所以虽然斋普尔在其版图内,但有自己的国王(也就是类似藩王)和都城,琥珀堡就是当时斋普尔的都城。莫卧儿帝国里的藩王经常会叛乱企图独立,阿克巴大帝都一一平定,唯独对于拉其普特人占领的地区(包括斋普尔),始终无法完全征服,所以阿克巴大帝与斋普尔公主联姻,也是一种怀柔政策,给予了拉其普特人在莫卧儿帝国的特殊地位,相当于清朝时期蒙古人的角色。
为什么拉其普特人如此难以征服呢?因为他们是印度北方专操军职的人,自称是古印度武士,种姓刹帝利,有着悠久的尚武传统。Jodhha公主成年后就是在剑术比赛中第一次亮相的,她与阿克巴大帝发生误解回娘家后,阿克巴大帝上门求和,也是从一场剑术比赛开始,两场比赛都在华丽的琥珀堡庭院内展开,刀光剑影之中,满满的异国浓情。
公主成年后第一次亮相(琥珀堡内)
阿克巴大帝向公主挑战剑术(琥珀堡内)
除了骁勇,拉其普特人难以被征服还归功于扎实的防御措施,他们喜欢把城堡建在山上这种易守难攻的位置。琥珀堡就坐落在斋普尔城郊的山上,因山名为琥珀,故名琥珀堡,整座建筑层层叠叠、蔚为壮观,是典型的拉其普特风格,下方还有护城河,戒备森严,游客们可以骑大象上去参观,里面有世界闻名的玻璃宫殿——镜宫。
阿克巴大帝骑马上琥珀堡,向公主求和。
斋普尔的美丽不是一座琥珀堡能详尽的,它还有着许多值得探索的美丽景观,让我们暂别16世纪莫卧儿帝国的古典爱情,跟着现代印度青年的爱情故事继续游览斋普尔。
城市:斋普尔(Jaipur)+焦特布尔(Jodhpur)
推荐电影:《印度罗曼史》(Shuddh Desi Romance)(2013年)
现代印度青年生长在一个传统文明古国里,却又时时面临西方开放思想的冲击。在婚姻与爱情方面,他们渴望西式自由恋爱的激情与浪漫,却又留恋传统包办婚姻的可靠与稳妥,常常因此左右为难,印度小伙拉古拉姆便陷入了这样的困惑,当面对和塔拉的包办婚姻时,他被火辣的盖缇瑞所诱惑,为了追逐这份激情,逃离了婚礼现场,但当他和盖缇瑞享尽浪漫后,又开始为她超离印度传统的丰富情史而感到惴惴不安,这份不安最终影响了盖缇瑞对他的信心,自尊心的驱动下,盖缇瑞先于拉古拉姆逃离了婚礼,拉古拉姆回到塔拉身边,重新发现了她的好,就在双方情感稳定时,盖缇瑞突然出现,久违的激情再次召唤着拉古拉姆,他又不知所措了……
除了拉古拉姆,两个女孩也是困惑的,到底是该做个现代女孩,还是传统女孩呢?追求自由恋爱的盖缇瑞,表面潇洒,但也为没有婚姻保障的爱情吞下了苦果——前男友丢下怀孕的她溜之大吉,而现任男友拉古拉姆又对这段历史耿耿于怀,也许还是做个传统女孩更好?当拉古拉姆想为她做早餐时,她淡淡的说,“如果只做这一次,不如不做”,言语中透露出渴望一段长久稳固的感情,可是塔拉却不这么想,美丽而保守她,由于缺乏风情及充分的婚前互动,被新郎拉古拉姆抛弃在婚礼之上,于是她转身改做一个现代女孩,在成功挽回拉古拉姆后,她玩世不恭地对他说,只做男朋友,结婚什么的就别想了。
于是两女一男展开了一场传统婚姻和现代爱情的拉锯战,不断上演着逃婚的闹剧,实在难以想象此片出自保守的印度,而片中的斋普尔美景和时时响起的非印度传统的风琴乐,让人感觉好似在法国,却又不像在法国,整个人都醉了。
斋普尔又被称为粉红之城,因为这里到处充斥着粉红色,屋顶、墙壁都是粉粉的,就连平日穿着的纱丽,妇女也喜好选择粉红色的。
到处都是粉粉的
斋普尔市区的标志性建筑是一面被称为风宫的墙,建于1799年,位于皇宫后方,墙上布满了八角形的窗户,整体用红砂筑成,远远望去像一座塔山,据说这些窗户除了用作通风,也是为了方便古代妇女窥视外面的花花世界。
拉古拉姆与盖缇瑞在风宫前的茶厅里喝茶
风宫(图片来自网络)
片中也出现了琥珀堡的身影,它的故事我就不再赘述了。
拉古拉姆与塔拉坐在琥珀堡前
琥珀堡的主人在斋普尔市区的湖泊上还建立了夏季的行宫,是一座令人惊艳的水上宫殿。
水上宫殿
这种漂亮的彩色玻璃装饰,是拉贾斯坦邦的特色装饰。
如此美景,让人怎能不充满遐想呢?说到浪漫的城市都会想到欧洲的法国,但斋普尔呈现的浪漫气息丝毫不亚于法国,看多了欧洲的美景,印度这座粉红之城绝对会让人眼前一亮。也许不管是拉古拉姆,还是塔拉和盖缇瑞,他们的困惑都只因斋普尔太浪漫而晕眩了。
除了斋普尔,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取景自另一个拉贾斯坦邦城市——焦特布尔,这座城市被称为“蓝色之城”,因为这里有大片城区被刷成了蓝色,而城区内是如同迷宫般的小巷子。据说蓝色是印度婆罗门特有的颜色,他们是以此来显示与其他种姓阶层的区别。
众人在蓝色之城的天台上跳舞,远处山上的建筑是梅兰加尔堡。
蓝城的小巷子
蓝城远处的山上是著名的梅兰加尔堡,这又是一处拉其普特人的坚固堡垒,整体建筑以黄褐色砂岩筑成,依山而建,直入云霄,站在此处可以更好的俯瞰整个蓝城。
梅兰加尔堡内的窗户
梅兰加尔堡的城墙上
俯瞰蓝城的梅兰加尔堡(图片来自网络)
可惜的是,对于焦特布尔,不论是蓝城还是梅兰加尔堡,影片都是匆匆一瞥,未能尽兴。在焦特布尔的南边,仍旧是拉贾斯坦邦内,还有另一座浪漫的城市——乌代布尔,让我们放下印度现代爱情故事,。
城市:乌代布尔(Udaipur)
推荐电影:《弹雨里的爱情》(Ram-Leela)(2013年)
这部印度版的《罗密殴与朱丽叶》将原本浪漫诗意的剧情,演绎的相当暴力和激荡,互相敌视的家族被改编成两个贩卖枪支的黑道帮派——拉加蒂家族和萨尼拉家族,拉加蒂家族的次子罗摩和萨尼拉家族的小女儿丽拉陷入了爱河,并不顾家人反对私奔,因此引发双方帮派的火拼,最后这对苦命鸳鸯在接吻后,互相用枪将对方击毙,真是相当的火爆。
片中罗摩和丽拉私奔的地方就是乌代布尔,那里有美丽的比丘尔湖,及刷的通体雪白的乌代布尔宫殿,可惜这一切未能安抚焦躁的情侣,他们在河畔边激烈的争执起来,而那静悄悄的湖水和宫殿里投来的柔光像在预示着暴风前的平静。第二天,湖泊边、宫殿前,丽拉被家人强行带离,鸳鸯梦碎。
美丽的比丘尔湖
乌代布尔宫殿
难忘罗摩跳入比丘尔湖追赶丽拉的那一幕,昨夜还是静谧的美丽湖泊,今日就成为阻隔情人的残酷障碍,这一别,两人再没有恩爱团聚过,直至最后的死亡之吻,也许是为了衬托出这个经典爱情故事的悲情,片中所有的美好事物都变成了悲伤的回忆,除了乌代布尔的比丘尔湖,还有两人结识时的洒红节和两人死亡时的十胜节。
影片在乌代布尔逗留的时间不长,洒红节和十胜节的剧情都发生在古吉拉特邦,但对于想要了解印度城市的人来说,这两个重大的印度节日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信息,因此我还是想介绍一下。
洒红节是印度历新年,相当于中国的春节,节日期间,人们会互相泼洒五颜六色的颜料来表达狂欢之情,其中最主要的是用花制成的红粉。
片中男女主角就相识于洒红节这一天。
十胜节是印度教的宗教节日,庆祝罗摩王子(跟男主角名字一样)和神猴哈努曼齐力战胜十首魔王罗波那,节日期间将进行盛大的游街,人们会将自己装扮的五彩缤纷,节日持续10天,直至战胜十首魔王。(比如影片中燃烧巨大的十首魔王纸扎像)
盛大游街
这位扮演的是神猴哈努曼
节前准备好的十首魔王纸扎像
当人们燃烧起十首魔王的纸扎像时,两个年轻的灵魂也离开了人世,当人们为战胜魔王而欢呼时,也将永远铭记要克制自己内心的魔,仇恨会毁灭一切!
离开伤心地乌代布尔,前往德里,那里有对情侣竟然因爱而毁灭,真是造化弄人!
城市:德里(Delhi)
推荐电影:《为爱毁灭》(Fanaa)(2006年)
这是个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克什米尔分裂恐怖分子Rehan,在德里以导游身份为掩护,执行恐怖行动任务,期间偶遇美丽的盲人女子Zooni,纯情善良的她让Rehan一见钟情,两人坠入爱河,然而Rehan的恐怖分子身份,如同他携带的爆炸装置一样,时时会引发危机,短暂的甜蜜过后是无尽的苦恋,俩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德里曾是莫卧儿帝国后期的首都,也是英殖民时期的首都,更是独立后的印度首都,这里有丰富而多样化的历史遗迹,如同中国的北京,,也是旅客们蜂拥前至的目的地。俩人从相识到相爱期间,游遍了德里,影片的前半段看来好似一部德里风光片,来数数他们都去了哪些地方:
1,德里红堡
Rehan在红堡内
莫卧儿帝国的第五任皇帝沙贾汗(阿克巴大帝的孙子、泰姬陵的建造者),将首都迁往德里,并在德里也建立了一座红堡,同样是一座伊斯兰风格的红色建筑物,位于德里老城区。
2,德里旧堡(Purana Qila)
这里是胡马雍的居所,谁是胡马雍?阿克巴大帝的父亲,莫卧儿帝国的第二任皇帝。这座建筑的历史要比阿格拉红堡悠久,但名气却很小。
3,胡马雍陵墓
胡马雍陵墓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眼熟?是的,看起来有点像泰姬陵,没错,据说泰姬陵是仿照胡马雍陵墓建造的。
4,德里印度门
印度有两座印度门,一座在孟买,一座在德里,德里印度门是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英阿战争中为英属印度而丧生的90000名不列颠印度军队士兵。
5,印度总统府
印度总统府原名为维多利亚宫,是英殖民时期的总督府,印度独立后改为总统府。
6,顾特卜塔(Qutb Minar)
Rehan和Zooni在顾特卜塔调情
顾特卜塔是为了纪念伊斯兰教在德里的广泛传播而建,是伊斯兰教精神的体现,是伊斯兰文化在东西方传播的丰碑。同时,尖塔也是通知教徒按时祈祷的地点。
这座塔的建成要比莫卧儿帝国早数百年,也就是说在莫卧儿人之前,伊斯兰文明就已经进入印度。塔的建造者是顾特卜.乌德.丁,他在1206年宣布成为德里的统治者,建立了持续320年的德里苏丹国,尽管统治时间长,但一直处于动乱中。
7,劳迪公园(Lodhi Gardens)
公园建于15世纪劳迪和赛义德时期。
,影片还去了德里的古天文台取景,恕我眼拙,没在影片里找到。
Rehan和Zooni在这些美丽的景点流连忘返,情愫暗生,感情一日千里,也许美景生来有催情的作用,一向冷酷理智的恐怖分子Rehan在这样的情形下,做了不理智的决定——接受Zooni的爱,最终因此丧命——被Zooni以正义之名射杀,而Zooni则在肝肠寸断中度过余生,就如影片中描述的那样:在你的爱里我被毁灭。
影片结局处,Zooni抱着被自己亲手击毙的爱人,失声痛哭,一路走来都是真爱,为何如此下场?想起当初,母亲教导Zooni如何寻找真命天子时,她那满脸的憧憬,令人唏嘘不已。对女人来说,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爱情呢?让我们离开印度北部,前往中央邦的克久拉霍,借助古老《爱经》的智慧,探索出爱的真谛。
城市:克久拉霍(Khajuraho)
推荐电影:《万诱宝鉴》(Kama Strua)(1996年)
婢女玛雅年轻貌美,男人的爱慕对她来说总是唾手可得,可是她却不知道该如何追求爱情,爱情对她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在经历了一系列爱与欲的挫折,玛雅最终领悟,不再徘徊原地,转身离去。影片通过玛雅的心路历程,将女性面对爱情与欲望时的迷茫刻画的丝丝入扣,并提出了女人面对爱情时的终极命题:爱与欲虽紧密相连,但却不等同,两者最终都是为自己服务,而不是奉献于男人。
影片改编自印度名著《爱经》,这是一本名扬天下的古典性爱巨著,里面有着各种夸张的性爱姿势图片和大段的文字理论,比中国的春宫图牛叉专业多了,而在印度中央邦北部一处不起眼的丛林小城市中,耸立着数座令世人震撼的性庙,上面布满了千姿百态的性爱雕刻,从3P到人兽,包罗万象,堪称3D版的《爱经》,而此片中也确实出现了性庙的镜头。(这个城市太小,无法在地图上标出确切位置)
影片中出现的性庙画面
性与爱是人世间经久不衰的话题,人们对它处于一种既熟悉又好奇的矛盾情绪中,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克拉久霍的性爱雕塑主要集中在几座神庙上,只占总数的5%,而95%的游客来此地却只为一睹性庙的真容。
与影片主题一样,性庙并不是以一种淫秽猥亵的目的存在,而是大方地探讨性与爱的智慧,所以性爱雕塑都处于较低位置,越往上越纯洁,直到庙顶,表达了一种性爱理念的不断提升,直至最后升华。
克拉久霍性庙(图片来自网络)
正如玛雅一样,人不可能不犯错而永远正确,甚至可以说人需要犯错来成长,但这些错可以被原谅吗?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来到恒河边,那里是印度教徒的圣地,他们相信恒河水可以冲洗去自身的过失,那里也是一对姐妹花的家乡,她们都在期待被原谅。
城市:瓦拉纳西(Banaras)
推荐电影:《女人旅途》(Laaga Chunari Mein Daag)(2007年)
自小在瓦拉纳西的恒河边长大的姐妹花单纯而善良,她们总是愉悦地在河边嬉戏,但是家庭面临的债务危机,很快将现实推到了她们面前,坚强的姐姐毅然辍学,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闯荡,迫于生存,沦为了高级妓女,她用自己的卖肉钱帮家里渡过了难关,并让妹妹顺利毕业,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然而家中对她的耻辱职业完全不知,直到一天夜里,妹妹发现了真相,她为自己一直心安理得的生活感到无比内疚,而姐姐也遇到了意中人,但由于羞于自己的身份,她选择了逃避……姐妹花携手回到恒河边的家乡,时光匆匆一晃而过,她们已不是当年的青涩女孩了,这片圣洁之地能救赎她们吗?
美丽的恒河边
瓦拉纳西位于东北邦东南部,坐落于恒河中游新月形曲流左岸,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印度教徒前来朝拜,他们在恒河中沐浴,以求冲刷自己的罪孽,岸上庙宇林立,是一片纯净之地。姐妹花也最终在此得到救赎,姐姐的大胆坦白,获得了意中人的原谅,看到姐姐获得幸福的妹妹也不再内疚,她们一起高兴地在恒河边出嫁啦!
整部影片是现实残酷的,尤其是姐姐的故事,是很多乡村姑娘进城打工的真实写照,但结局却是童话式的,姐妹双双嫁给高富帅,对此我并不想吐槽,在这个神圣之地,人们需要看到希望,或者说人人都需要被原谅,需要生活给她们一个改过重来的机会,尤其对于至今保守的印度,希望社会能给那些成长旅途中犯过错,失过足的女人,一个重新振作的机会。
姐姐在恒河边向意中人坦白身份
在恒河除了每天的朝拜,恒河之祭是此地的一大盛事,每12年举行一次,在此期间,每天白天信徒轮流下河沐浴,傍晚则在河边祭台进行祭祀,,高唱赞歌,一切看来非常热闹,却又无比神圣。影片的开头姐妹花在河边嬉戏时,广泛地展现了恒河的白天景观,而片尾姐妹一同举行婚礼时,出现了大量恒河夜晚祭祀的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轮回,恒河之祭圆满了,姐妹花也完成了从女孩到女人的蜕变,其中有挫折与心酸,但最终得到的是祝福。
大城市充满了发展机遇,但也处处是危险,姐姐的故事就印证了那句老话:大城市是吃人的!让我们离开古老的瓦拉纳西,前往孟买这个一直与上海竞赛的印度大城市,看看那里的往事,是不是和《上海滩》一样精彩。
城市:孟买(Mumbai)
推荐电影:《孟买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Mumbaai)(2010年)
影片背景为1970年,讲述了一个黑帮人物苏丹的崛起与衰落,期间涉及政府官员的腐败和大量帮派私斗,当然也少不了爱情故事,,当初刚看完这部影片,我觉得片子脱离了时间轴,但是随着对印度社会的了解,我感到当时对影片的评价是错误的,印度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大不同,在我看来已经是过去的东西,仍大量存于印度社会,所以70年代的剧情长的像民国故事是完全有可能的。
片中主要反映的是孟买社会,对于景色没有多加展示,所以我也未作截图。推荐这部影片,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上海人,对于这个总想与上海较劲的印度城市非常好奇,在了解之下,觉得也确实有很多相似处,比如两个城市的繁荣都起源自近代西方的殖民,两个城市都是贸易港口,两个城市都是全国西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好吧,来说一些孟买的信息:孟买位于印度西海岸,印度进入西方殖民期后,孟买成为了重要的贸易中心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它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也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孟买是印度印地语电影行业的大本营,被称为宝莱坞,一定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印度电影都产自宝莱坞哦!印度最知名的景点是孟买印度门,为纪念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到访而建,如今是孟买的门面,常用于接待贵宾。(记得别和德里印度门混淆)
孟买印度门(图片来自网络)
孟买印度门在片中没有特别好的呈现,但仔细看应该注意到,里面的黑帮生意主要讲的就是港口贸易,苏丹也是从小在海边跑船长大的。
沿着西海岸继续南行,就是印度最小,也是最富有的邦——果阿,与孟买不同的是,那里是度假胜地,而非贸易港口,有美景的地方就有艳遇,但它并非总是那么美味可口。
城市:帕纳吉(果阿)(Panjim)
推荐电影:《危险边缘》(Zeher)(2005年)
果阿首府为帕纳吉,位于印度西海岸南部,这里有非常美丽的海滩,是印度国内热门的旅游胜地,相当于中国的海南岛,印度许多新婚夫妇都喜欢到此度蜜月,除了海滩风情,这里还有著名的果阿沙滩迷幻音乐派对,一到夜晚就会充斥着各种激荡的电子乐,年轻人则会随着节奏舞动狂欢,这种派对也是毒品贩售的好机会,影片的故事就从警官悉达在果阿沙滩迷幻音乐派对上抓毒贩开始讲起。
片首入镜的果阿沙滩迷幻音乐派对
悉达警官成功抓获了毒贩,但依旧闷闷不乐,因为职场得意的他,情场颇为失意,他与妻子正处于分居中,双方偶尔的沟通也总以不欢而散告终。就在这时,依旧是那片美丽的海滩上,出现了一个极其妩媚的女子安娜,悉达被她深深迷住,正当他为自己的出轨感到内疚时,这个美色陷阱正将他带入极其危险的边缘。
悉达在海滩边盯着美丽的安娜目不转睛。
如美国早年的黑色电影一样,没来由地从天上掉下个美女,往往是飞来横祸,要让男人吃大苦头,悉达可以说是被整的相当惨,所幸最后在妻子的帮助下摆脱了危机,并与她破镜重圆,男人就是这样,非要被外面的狐狸精折腾一下,才懂得家里贤妻的好!
除了海滩风光,片中还出现了一座巴洛克式的教堂,这也是果阿地区的特色,当地保存有60多座类似的教堂,见证了基督教在亚洲传播的历史。这都是葡萄牙在果阿地区殖民时留下的,有趣的是整个印度都被英国殖民了,但是果阿却一直被葡萄牙占据着。
悉达和安娜在教堂前热吻
狐狸精安娜
还是那句老话,路边的野花不能采,尤其是在风景怡人,容易动情的地方,男人更要懂得把持住自己,否则后果……好啦!离开西海岸,来到印度中南部的海德拉巴,见证一对青梅竹马的美好爱情。
城市:海德拉巴(Hyderabad)
推荐电影:《亲密爱人》(Darling)(2010年)
海德拉巴是特伦甘地邦的首府,历史悠久,拥有众多遗迹,同时这座城市也孕育了印度泰卢固电影产业,俗称托莱坞(Tollywood),是仅次于宝莱坞的印度第二大影视生产基地,《亲密爱人》就是一部正宗的托莱坞影片,讲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男女,长大后再次重逢的恋爱故事,剧情诙谐幽默,笑点多多,不但有俊男靓女的亲密互动,还有海德拉巴的特色景点。
1, 戈尔康达堡(影片做了冬日特效处理)
城堡最初是一座土堡,历时长达62年的重建,以声学、宫殿、工厂、独特的供水系统和著名的菲特拉哈本手枪而闻名,奥朗则布(莫卧儿帝国第六任君主)对戈尔康达堡的最后一次围攻时,城堡还使用了一尊加农炮进行守卫,但最终还是被攻陷了,1687年莫卧儿帝国控制了戈尔康达堡。
2,侯赛因湖(影片做了冬日特效处理)
侯塞因湖(远处可见树立着巨石佛像)
这是个人工湖,由候赛因萨哈瓦里在公元1562年建立,曾经是湖滩,现在已变成忙碌的大道,候塞因湖将海德拉巴与其姐妹城市塞康德拉巴德连接在一起,湖里的巨石佛像成为天然边界。
湖中的巨石佛像
3,查尔米纳尔(Charminar)(影片做了冬日特效处理)
建于1591年,一般称四方尖塔,这既是一座清真寺,也是一处文化古迹,已成为印度海德巴拉市在国际上的标志,查尔米纳尔是观赏海德拉巴景致的好地方,登上楼顶,整个海德拉巴的迷人景色尽收眼底。
重逢的小伙伴几经波折,终于在海德拉巴的美景中,找到了酝酿许久的甜蜜,成为一对亲密爱人,影片在大团圆中收场,而我这篇冗长的文章也总算走到了尾声。
结语:影片再好、截图再多,也无法收尽这些城市的美,想要真正拥抱它们,最好是去当地旅游,如果看过精彩的印度影片再前往参观,将会有更多的体验和充实的感受。
后记:对于从没去过印度,生活中又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我来说,写这篇文章是超越自身能力的,但是真的很想与大家来分享这些影片和片中美景的信息,为此我翻阅和搜集了大量资料,也算是我涉猎印度电影近两年来的一个汇报作业吧!比较窘的是……在我准备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印度方面已经出了类似的书,虽然我没看过那本书,但从页数上就知道,我的文章属于小儿科了,不过对于印度电影观赏不多,或者打算去印度旅游的人来说,这篇小文不失为一个好的引导。(自卖自夸)
——————————————————————————————————————
想看更多有关印度电影的评论,欢迎订阅公众平台“光影时空:Indianmovie”。也欢迎有兴趣写印度电影评论的朋友投稿,将会署名并附带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