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才看了《釜山行》。确实是非常好看的一部商业片,节奏不拖沓,叙事够流畅,特效过得去。但若将这部电影冠以太多“最佳”或“顶级”的字眼,我认为是过誉的。就像一大块扣肉,饿时一咬一嚼,哇,汁多肉滑,无比爽快。可等到肚子吃撑了,开始懂得了细嚼慢咽,就会觉得这块肉似乎没这么好了。也许是香料放得不足,稍微显得油腻;也许是香料放得过足,吃完了竟然口渴。
《釜山行》就是这样啊,初见时华丽多姿,细看后朴实无华。以好莱坞电影工业为例,经过很多年的发展,丧尸片已经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类型。三不五时便冒出一部不可不看的经典,比如《僵尸世界大战》《我是传奇》《活死人黎明》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美国制造”,洒满鲜血,四处撕咬,争取生机,考验人性。韩国电影《釜山行》若要冲出亚洲,与这些名片比肩,还是差些火候。不否认优点,却也细数得出不少缺点。
在那辆飞驰的列车中,其实早已发现丧尸的命门。它们只要看不到人,或身处黑暗中就不会发动进攻,其实幸存者们也都发现了,好好利用即可智取。只是感觉用得还不够到位,不然,整个城市、整支军队哪会如此轻易覆灭,实在是太夸张。
其他诸如:模样落魄的大叔进了卫生间都有人举报却没人发现表现怪异的被感染女子,丧尸已经在过道奔跑韩国人民却依然淡定坐在车厢中,列车经过隧道时为什么连车厢里的灯也顺带灭了,孕妇全程高能逃跑表现出超越常人的体质……这些小小缺点,倒不至于不能忍受。
最无法忍受的是“坏人老是不死”的设定。电影之所以成为颇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源源不断输出诸多普世的主流价值观,惩恶扬善即是其中一种。因此,我才那么爱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结尾那个举枪扫射希特勒及其麾下纳粹份子的场景,说不出的大快人心,酣畅淋漓让人解恨。现实中实现不了的事,由电影为我们实现,这是电影的魔幻力量,也是残酷生活之外的一点安慰。
但是《釜山行》里的坏人实在是活得太久,戏份太多,又害死太多人了。一路逃跑,但凡所遇之人几乎均被他害死,变异之前仍作楚楚可怜状,最后的变异还要祸害旁人。天地之大,多少淳朴的好人无法善终,却让一个早就该死的人活到了影片中的倒数时刻。其实留着他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有戏剧冲突的需要,但凭什么这么多好人斗不过一个无耻之徒,又凭什么,一车厢的人要听信他的煽动,排挤同胞。终究这迟来的惩罚是无法抚慰人心的。
我也因此不明白影片仅让孕妇和小女孩独活的意义,毕竟这不是一部孤胆英雄式的影片。我原本还期待着,女孩的爸爸经历一场灾难之后,能够修复人生中各种破碎的关系,为自己以往钢筋水泥般的冷血生涯注入更多的人性和温情。毕竟,这位善于炒作市场的基金经理,曾让一家无良公司起死回生,想也知道,不知收割了多少散户的血汗钱。终于他也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恶果,因为最初的生物病毒就是来自被他救活的那家公司。我以为命运会让他有机会为过往赎罪。正所谓,经历了苦难,懂得了珍惜。可惜他没活到那一天。
吐槽一部受大众追捧的影片,难免显得我刻薄。泼点冷水,无非为了冷静。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在一辆危机四伏快速飞驰的列车中,要如何活下去。一定要远离坏人。认出坏人的最佳方式,即是当他以善意面孔,劝说青少年要好好读书时,却顺带贬低衣着落破人士,说这便是少壮不努力的结果。这种“以貌取人”的处世原则,往往会带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厚颜无耻等恶劣本质。
所以,此类毒鸡汤,千万别喝下。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不在别处(dongguazaibie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