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时间:2019-9-20 17:45:00
结束时间:2019-10-10 23:55:00
分类:线上活动
活动发起群组:时光影迷会
53位会员参加
时光影迷会发起了这次活动
你好,活动已过期!
获奖名单
请诸位查看站内私信,在日期内回复时光影迷会
电影鉴赏作为一件主观的事情,每个人对同一部电影都可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电影,明明评分很高,粉丝众多,你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或是因为讨厌主创团队中的某人,或是因为电影中的某句台词、某个场景。
快来说一说:哪部电影你不喜欢,却评分很高或者喜欢的人很多!限量电影周边等你拿呦!
参与方式
1、请在本帖下占楼,
2、说出: 哪些电影评分很高,你却不喜欢 +理由
3、活动结束后,将按照走心程度随机抽取幸运楼层,颁发奖品
注意:请合理表达观点并尊重别人的观点,求同存异。
奖品展示(随机发放)
53位会员参加
惊云逐日
参加
LD乐动暖宝宝
参加
圆滑的埃罗斯
参加
等等青春
参加
是Karl不是靠
参加
火车X进站
参加
nana1307
参加
苍之晓月
参加
HeyTony
参加
sky-orc
参加
ll安歌ll
参加
misrandir
参加
这几部电影评分挺高,但在我眼中不是完美的
1《摔跤吧爸爸》
剧情比较俗套,逻辑性不够强,没有新意,从父爱、励志赚泪点
2《低俗小说》
荒唐的,搞笑的,有点拖沓,气氛有点沉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影喜好,不可强求。比如有些别人喜欢、推崇的电影,另外的人就不以为然,举几个例子:
一,巧的很,我今天刚早上看完《开罗紫玫瑰》,来时光打完分,就来看看有什么新活动,碰巧上面的截图就出自这部。这部很喜欢,我想说的是主角米娅法罗的另一部电影---《罗斯玛丽的婴儿》,时光评分8.1,波兰斯基经典惊悚片,前面演员的演绎,剧情的推进,气氛的营造,我完全深陷其中,然而到结尾,我真的傻了,什么鬼,结尾女主居然顺从了自己的恶魔孩子,我完全就觉得这个结尾把整个电影都毁了。完全不能接受。
二,看过冯提尔四部电影,都谈不上喜欢,举一个《狗镇》,时光评分8.4。场景的简陋,道具的贫乏都不是问题,这部电影在我看来,说教意味太浓了,各种废话连篇的独白、台词,结尾说到傲慢都能扯一大堆话,观感差,完全可以简单一点的。
三,法国的《两小无猜》,时光评分8.3。这是一部影迷评价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的作品,但没有妨碍它是高分电影,而我是不喜欢的那一部分影迷。这哪里是爱情片,就是两个神经病在玩游戏。
四,《路边野餐》,时光评分7.5。之前影迷群接触好几个影迷,他们的国产电影十佳里都有这部电影,怀着好奇的心态我看了这部电影,混乱的叙事虚幻和现实的切换让人摸不着头脑倒是其次,看了这么多年电影,头一次看电影看到头晕,真的,主角坐上摩托车开始的那段长镜头,我真的看得头晕了,缓了一会才把它看完。毕赣大师我完全欣赏不来,《地球最后的夜晚》到现在没看,也不打算看。
《绿皮书》是一部目的性非常明确的电影,我仿佛看到其导演在银幕上不停蹦高并大喊口号:!我支持种族平等应得奖!!我力挺同性平权该得奖!!!反正口号我全喊出来了,不给我点儿奖你们评委就是亲特朗普派、就是种族主义者、就是恐同者、就是自私鬼!你们看着办吧!
影片中的人物、剧情、时代设定等都是老套路,不用想就知道后面的发展是怎样的。一个黑人老板雇佣一个白人老油条开车,开始矛盾后来和好,两人在旅途中互相理解帮助,blablabla······观影的乐趣早已荡然无存,一切都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毫无美感和艺术创造性。虽然剧本框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由于中心思想早已设置好,填进去的几乎都是类似劳模报告般虚伪的陈词滥调罢了。我没有任何“感动”,只有讪讪的尴尬。
这种尴尬的极点,是画风突然一转,刚才还拿腔拿调、人五人六的黑人钢琴天才--男主角唐·雪莉博士竟然在浴池和一个陌生白男淫亵,还赤身裸体的双双被警察抓了现行!我不禁笑骂导演的贪婪,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肥的脱相的莫滕森“自然”毫不在意老板的特殊癖好,他没有像观众一样大惊小怪,而是毫不犹豫地帮博士脱险。因为他是“劳模”,是自带光环的。
类似的故事翻来覆去,都是无谓的重复再重复。影片拍的极尽媚俗,挑不出一点“不对”的地方,这恰恰也是它最大的缺点所在。我不相信这部电影能问鼎奥斯卡,它的素质非常平庸,但即使它被选中了我也不惊讶,毕竟《月光男孩》那种电影都能靠“概念”取胜,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由于国内有片商想引进这部电影,所以影评几乎闭口不谈这部片中的同性恋情节,豆瓣标签、所属频道也没有“同性”一栏,这真是一种讽刺,也许上映的时候也要删掉上述那段戏。不知道“无比正确”的导演到时候会作何回应。另外片中出现的酒驾也非常错误。
ps 本片导演是以《阿呆与阿瓜》、《我为玛丽狂》等低俗喜剧闻名的“法拉利兄弟”中单飞的哥哥。也许是已经63岁再不拿奖以后就没机会了,所以吃相不加掩饰、吃急了直打嗝,我们也可以理解。
特意选取中、日、欧三种不同特色的喜欢不起来的高分电影,下面开始……
【中篇】春光乍泄 (1997)
【评价】剪辑不错,是的。摄影不错,是的。配乐不错,是的。但我怎么就看不出来这部电影那里好呢?看片子打了瞌睡,真的累,情节也不吸引人,我专看情节的,再困我也能坚持看下来,但这片看完确实有难度,唧唧歪歪,肉扯肉扯,干巴巴的,麻麻赖赖的,一点都不圆润……因为真是受不了王家卫这股子故作忧郁的颓废劲儿,观影全程只能是被色彩和音乐勉强带动,一样的风格讲男女我一定会着迷得多,也不知道是我不够gay还是墨镜不够gay?
【日篇】小偷家族 (2015)
【评价】叙事紊乱故事不完整,无法共鸣。左派的温情太可怕了,我拒绝被洗脑。因此,不管他获了什么奖,都欣赏不了。片子平淡的好像个家庭录影带,几乎完全没什么主题和故事。没音乐,也不煽情……如果平淡,但好歹有个余味吧,也没有……结束的也莫名其妙。我知道你想表达的无非就是冰冷的世界里,哪怕这样的家庭,人们也能羁绊的温情。可我感觉这根本就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荒唐。整部电影都充斥着:我是小偷我不求上进我不懂法律可是我有爱心啊……这不是智障吗?这电影破坏了日本故事片在我心中十几年积累下来的优秀品质。是枝裕和啊,安藤樱只能帮你到这个份上了。
【欧篇】盗梦空间 (2010)
【评价】剧情一般、结尾十分老套、剪辑太碎、节奏也太仓促,结构的扭转还是掩盖不了一个弱剧本,失望!另外实在对那些视Christopher Nolan如神明的文青对怀疑者的五毛式口气感到不解,为什么呢?因为本片创意构思和特效场面都还远不够震撼,叙事上有点弄巧成拙,故事发展全部依赖大段大段的对白,不痛不痒矫揉造作的情感戏形同鸡肋,再加上Leonardo DiCaprio极为拙劣的演技,使此片不可避免地成为一部平庸之作。一对比你就会感觉到其剧情谈不上有多复杂艰深,想象力也远不及《黑客帝国》《移魂都市》等佳作。
漫威出品,必属精品。漫威这十年多时间布局,最终打造了《复仇者联盟4》这部惊世之作,但是几十部电影里面,我个人感觉还是有几部票房高、评分尚可的作品。我这里就提两部漫威的电影吧!有不足之处请大家轻喷 - -
《雷神》
可能是地域文化差异有所不同吧,《雷神》为大家讲述了北欧神话神灵犯错,贬至地球学会自我成长的故事。剧情老套狗血,莽小子仗着自己是神二代,到处炫自己家的喵喵锤。暴脾气的他因为自大鲁莽的行为重新点燃了一场古老战争的战火。老爹一怒之下收了他的神通,踹出神族坠落地球。在地球上收获爱情、学会成长、懂得担当,最终又重返家乡打败反派……额难不成地球是难民受难所还是二次教育基地,无论是魔法还是科技,阿斯加德都秒杀美国的好嘛,哪怕是真爱也罢,天界的美女也不少嘛,难不成是被地球上的傻白甜女友感动额?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特效倒还算炫目,几个神器道具加上彩虹桥绚丽的视觉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黑豹》
在讨论剧情之前,我们先看一下黑豹的获奖情况(不完全统计)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这个确实)、最佳原创配乐、MTV电影奖年度电影、最佳反派、最佳表演……
黑豹的剧情……总觉得和雷神差不多吧?同样是高科技家族、同样是有一个反派兄弟,同样是为了王位,同样是经受打击,与命运抗争最终以胜利者的姿势站在舞台……这,剧情是不是有点敷衍观众了。科技可以秒杀钢铁侠的国度,作为反派你一脚给竞争对手踢下去,都不派人搜搜看看死严实不。哎,反派死于话多,反派死于仁慈,临门一脚了大哥,尊重下大伙好不啦!
另外,漫威每一部电影的海报都不走心啊……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作为8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影片质量不匹配。不过是西方殖民者眼中的殖民地脱离后的一场幻象罢了。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从08年钢铁侠入坑,万万没想到最后罗素兄弟在漫威10年用全是bug的jio写剧本交出了一份狗屎+玻璃碴。这种比看权游最后烂尾更直击心灵的暴击让我在影院里怀疑人生。
甜蜜蜜
对出轨渣男的感情毫无好感,心疼我豹哥。
摔跤吧!爸爸
努力吧,闺女!自己奋斗吧,闺女!
家里没钱,社会歧视,但我偏要生你,你没有选择权。
你如果是男孩,你我的人生都会更容易些。但是我不能为了让你作为女孩拥有平等容易的人生去做什么,因为糟糕的社会我当爸爸的已经习惯了。我不想去改变社会,只想改变你。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部引发内地观影热潮及国人高度肯定的伪艺术电影。
如果你依据片名中的“战事”二字期待一部战争大片的诞生,那你无疑是被无良的大陆引进商的小技俩所忽悠了。它原本就应该被翻译为《比利·林恩的中场休息》,被宣传所夸大的战争场面不超过5分钟,还被剪成了无数碎片散落在影片各处。所以,男性战争片影迷注定要失望了。
对于期待爱情片的女性观众来说,本片的隔靴搔痒令人尴尬。这种一言即合马上啪啪啪的爱情桥段显得既敷衍又潦草。啦啦队长爱的是英雄,而不是比利·林恩这个二等兵,如果他不带着“授勋英雄”的光环重返战场的话,美女们会惊诧于他的自私与怯懦。当比利意识到这一点时,他的“中场休息”便显得更为的无奈与凄凉。
因为涉及到了伊拉克战争,?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它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与格局,虽然观影后你会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严肃感与沉重感,。
那么,它总该是一部反战题材电影吧?很遗憾,它仍然不是。你可以牵强附会的说影片暗示了战争对于一个年轻人的心理伤害,然而对照《细细的红线》《全金属外壳》或者《猎鹿人》来看,它连反战片的门把手都没能摸上。
我并不想否认李安对于新技术的探索与专业的电影态度,但我仍然固执的认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只是在李安筹措下一部重头拳击题材片的空档期出于商业目的所拍摄的一部小成本电影,其用心程度远不及他在其他电影中所一贯秉承的匠人风范。也许把本片看作是制片方利用李安近年来性价比极高优势所炮制的一部伪文艺实商业片则更贴切一些,至少有助于降低大家对这部影片浮夸得有些离谱的期待值。
所谓的120帧/4K/3D美其名曰是在为李安的下一部大片做实验性的探索,说难听一点就是在搞一场赤裸裸的商业宣传。有些老好人为了宣传不得不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违心话我们也不要太较真儿,毕竟这是一个商业的社会,李安并不是侯孝贤,也不是蔡明亮。他更像是王家卫,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游走,有执着,但并不执拗。
一看到题目,就想到两部电影,死活看不下去。
《现代启示录》,光看剧情简介觉得是很好的题材,但整个过程十分的冗长压抑,有缺陷的画面质感和莫名其妙的对话台词让我有点崩溃,紧接着打起了哈欠。原谅我真的没有看进去~
《从海底出击》这是一部有差不多6个小时的电影,而且后面有一大段是在空间极小的潜艇里做拍摄,人多路窄,看的人心慌。除非你有充足的时间和注意力一口气看完,不然注定就只能放弃了。
1、《南京!南京!》
这样一个极其沉重的国难题材,我对于陆川选择这样一个极其个例的日本士兵角度来切入非常厌恶。想表现人性不是这样表现的啊。。。因为这一部电影,陆川直接成了我最讨厌的国内导演。
2、《伊甸湖》
7点几的评分在惊悚恐怖片里也算蛮高的了,我对于编剧导演这种全片都是没啥人性的极恶之人的设定很不受用,尤其是结局,让我感觉极其刻意,非常不喜欢。。。
3、《小偷家族》
我主要是对于祥太在车里被抱走的时候是被遗弃还是被无意锁在车里这点纠结。如果是后者,那就完全是诱拐了,这个在道德上我完全接受不了。
4、《大象席地而坐》
虽然我也不是很喜欢王小帅,但还是觉得把片子剪短一点是个好的建议。它长镜头用得太多太长了,没有足够情节支撑的丧的情绪很难感同身受,我不太喜欢。
我个人觉得《山河故人》评分有点过高了,(对不起啊大家我就是说出自己的想法,有不同看法可以争辩,别说脏话就好(#^.^#))当时在电影院看的昏昏欲睡,直到走出影院的时候还是一脸懵逼,仔细想想是不是自己太过于肤浅,看不明白如此有深度的电影额。
片中具有年代感的迪斯科吧?就是“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噔”这个节奏,到三个小伙伴想相聚、分离、重逢等,最后的那未来的故事真的好尬,师生恋?姐弟恋?不不不,姐弟恋算不上,年龄跨度如此大,阿姨和小鲜肉在大荧幕上亲上嘴,真的有点引起不适。感觉好像是在讲述国内这些年的时过变迁,整体看似故事完整、叙事清晰,实则肤浅且表面。简陋空洞扁平的人物形象,配上一系列刻意的台词,用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表述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故人相见看山河不变的要素,老旧的城门、举着大刀的少年也显得狼狈不堪。只有几位戏骨演员硬撑,才不至于让整部电影不松垮不崩乱。
“2025年的澳大利亚,涛的儿子已经19岁。他在一所中文学校补习汉语,老师Mia走进了他的生活。对于母亲,他印象模糊,只记得她的名字叫:“涛”,波浪的意思。”——这部分是想讲述缺乏母性关爱的少年因为感觉熟悉,就可以和中老年老师上床嘛……
额,吐槽结束,请大家轻喷……
《廊桥遗梦》这个部所谓的中年遇真爱,婚内出轨,还被追称爱情经典片,实在是受不了。
《肖申克的救赎》
我始终认为该片剧情上有个巨大BUG,就是男主作为有钱的银行家,是有足够的钱请到金牌律师团队,有很大可能性争取到司法上的无罪判决,而不必经历肖申克里面的一切。作者/编剧这样安排的目的只是为了显示安迪个人坚韧不拔的品格,来获得广大普通人的认同。这样观众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自己也可以像安迪那样最终爬出某个现实中的肖申克,逃出生天。而事实上,只有很少很少的人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大多数人只是一直在爬而已。
《水形物语》
我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那届奥斯卡《水形物语》能获得获得最佳影片,我还是更喜欢《三块广告牌》
广告牌的各个方面都优于《水形物语》吧,,那广告牌凭什么不能得?
不是说《水形物语》不好,只是比不过广告牌,配不上奥斯卡最佳影片!
,那它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